毛乌素沙地两树种光合耗水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7页 |
·植物光合作用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植物耗水性研究 | 第11页 |
·研究林木蒸腾耗水的主要方法 | 第11-14页 |
·植物耗水特性的进展 | 第14-17页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22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7-20页 |
·气候与气象 | 第17-18页 |
·地形地貌 | 第18页 |
·土壤特征 | 第18-19页 |
·植被特征 | 第19页 |
·水文特征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实验材料选择 | 第20页 |
·实验布设 | 第20-21页 |
·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测定 | 第21页 |
·叶面积的测定 | 第21页 |
·土壤水分的测定 | 第21页 |
·气孔显微图像的测定 | 第21-22页 |
3 沙柳、小叶杨光合、蒸腾作用规律分析 | 第22-29页 |
·沙柳、小叶杨光合作用规律分析 | 第22-24页 |
·沙柳叶片净光合速率动态变化 | 第22-23页 |
·小叶杨叶片净光合速率动态变化 | 第23-24页 |
·沙柳、小叶杨蒸腾作用规律分析 | 第24-25页 |
·沙柳叶片蒸腾速率动态变化 | 第24-25页 |
·小叶杨叶片蒸腾速率分析 | 第25页 |
·沙柳、小叶杨水分利用效率 | 第25-28页 |
·沙柳的水分利用效率 | 第25-27页 |
·小叶杨的水分利用效率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4 光合、蒸腾作用与影响因子的分析 | 第29-45页 |
·土壤水分含量 | 第29-31页 |
·沙柳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 第29-30页 |
·小叶杨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 第30-31页 |
·光合有效辐射 | 第31-32页 |
·气孔导度 | 第32-38页 |
·气孔开度的调节 | 第32-33页 |
·气孔运动和气孔导度的调控 | 第33页 |
·沙柳、小叶杨气孔导度动态变化 | 第33-38页 |
·叶面水汽压亏缺 | 第38-39页 |
·胞间CO_2浓度 | 第39-40页 |
·光合速率与影响因子的分析 | 第40-42页 |
·沙柳光合速率与影响因子的分析 | 第41页 |
·小叶杨光合速率与影响因子的分析 | 第41-42页 |
·蒸腾速率与影响因子的分析 | 第42-44页 |
·沙柳蒸腾速率与影响因子的分析 | 第42-43页 |
·小叶杨蒸腾速率与影响因子的分析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5 沙柳、小叶杨光合、蒸腾特性对比研究 | 第45-49页 |
·沙柳、小叶杨光合速率日进程比较 | 第45页 |
·沙柳、小叶杨蒸腾速率日进程比较 | 第45-46页 |
·沙柳、小叶杨水分利用速率比较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6 结论和讨论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个人简介 | 第55-57页 |
导师简介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