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7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17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村镇银行 | 第19-21页 |
·村镇银行的基本特征 | 第19页 |
·村镇银行市场定位 | 第19-21页 |
·贷款业务风险 | 第21-22页 |
·信用风险 | 第21页 |
·操作性风险 | 第21页 |
·流动性风险 | 第21页 |
·法律风险 | 第21页 |
·市场风险 | 第21-22页 |
·风险预警方法 | 第22页 |
·风险防范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国外中小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防范分析与借鉴 | 第24-30页 |
·美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分析 | 第24-26页 |
·美国社区银行的风险防范分析 | 第24-25页 |
·美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防范机制 | 第25-26页 |
·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的风险防范分析 | 第26-27页 |
·担保方式的创新 | 第26页 |
·利用精神激励增强客户的还款意识 | 第26页 |
·提高银行员工的素质 | 第26-27页 |
·可借鉴之处 | 第27-30页 |
·明确把握好市场定位 | 第27-28页 |
·建立科学的贷款业务流程 | 第28页 |
·建立适合村镇银行特点的风险预警系统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基于市场定位的村镇银行贷款业务需求预测分析 | 第30-41页 |
·村镇银行贷款业务的特点 | 第30页 |
·收益低风险高 | 第30页 |
·贷款风险集中不易分散 | 第30页 |
·贷款风险防范能力和抵御能力差 | 第30页 |
·村镇银行贷款业务现状分析 | 第30-33页 |
·国内现有村镇银行的整体情况 | 第30-31页 |
·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现状 | 第31-33页 |
·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需求预测分析 | 第33-39页 |
·农村经济主体融资行为的结构分析 | 第33-35页 |
·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主体的贷款投放预测 | 第35-37页 |
·村镇银行贷款业务需求预测分析 | 第37-39页 |
·村镇银行贷款业务需求的潜在风险分析 | 第39-41页 |
·农户贷款需求的潜在风险 | 第40页 |
·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的潜在风险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村镇银行贷款业务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 | 第41-48页 |
·村镇银行贷款业务风险识别 | 第41-43页 |
·风险识别流程 | 第41页 |
·风险识别方法 | 第41-42页 |
·村镇银行贷款业务风险的识别 | 第42-43页 |
·村镇银行贷款业务风险度量指标的选择 | 第43-44页 |
·信用风险度量指标选择 | 第43页 |
·流动性风险度量指标的选择 | 第43-44页 |
·操作风险度量指标的选择 | 第44页 |
·村镇银行的风险预警机制 | 第44-46页 |
·风险预警机制的主要内容 | 第44-45页 |
·村镇银行的预警指标体系的选择与设计 | 第45-46页 |
·村镇银行贷款业务经营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 | 第46-48页 |
第六章 村镇银行贷款业务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 第48-52页 |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 第48-49页 |
·建设风险文化,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 第49页 |
·提高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素质 | 第49-50页 |
·开发个性化金融产品 | 第50-51页 |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及信息管理平台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