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二、本选题相关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一、航海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 第14-22页 |
(一) 价值观概述 | 第14-15页 |
(二) 价值观教育的含义 | 第15-16页 |
(三) 航海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6-19页 |
1. 现状 | 第16-17页 |
(1) 自我意识普遍增强 | 第17页 |
(2) 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 | 第17页 |
(3) 价值选择表现双重性 | 第17页 |
2、存在问题 | 第17-19页 |
(1) 价值目标短期化 | 第17-18页 |
(2) 价值实现功利化 | 第18-19页 |
(3) 价值观念错位 | 第19页 |
(四) 加强航海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19-22页 |
1、有助于高等航海教育人才培养基本目标的实现 | 第20-21页 |
2、有助于培养航运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 第21页 |
3、有助于实现航海院校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 | 第21-22页 |
二、航海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2-26页 |
(一) 航海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总体现状 | 第22-23页 |
(二) 航海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综合分析 | 第23-26页 |
1. 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式及教育主体的素质方面有待改进 | 第23-24页 |
2. 教学和实训任务繁重,挤占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空间 | 第24-25页 |
3. 严格的半军事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价值观教育的自我养成 | 第25-26页 |
4. 专业教育、实践教学没有与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削弱了价值观教育的普遍性和长效性 | 第26页 |
三、航海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和内容 | 第26-33页 |
(一) 航海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 第26-27页 |
1. 教育目标的明确性 | 第26页 |
2. 教育载体的多样性 | 第26-27页 |
3. 教育效果的重要性 | 第27页 |
(二) 航海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 第27-33页 |
1. 理想信念教育 | 第28-29页 |
2. 爱国主义教育 | 第29-30页 |
3. 集体主义教育 | 第30页 |
4.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 第30-31页 |
5. 职业道德观教育 | 第31-33页 |
四、航海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 | 第33-41页 |
(一) 价值观教育的载体要突出创新性 | 第33-35页 |
1. 要创新半军事化管理 | 第33-34页 |
2. 要创造性发挥专业课教学的教育功能 | 第34页 |
3. 要多渠道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 第34-35页 |
(二) 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要实现科学性 | 第35-36页 |
1. 科学运用典型教育法 | 第35页 |
2. 科学运用情感教育法 | 第35-36页 |
3. 科学运用激励教育法 | 第36页 |
(三) 价值观教育的环境要着重优化 | 第36-38页 |
1. 重视校训校风校歌的建设 | 第37页 |
2. 突出学校特色,形成“大学精神” | 第37-38页 |
3.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形成校园文化合力 | 第38页 |
(四) 价值观教育的主体要注重素质 | 第38-39页 |
1. 价值观教育的主导主体要加强素质建设 | 第38-39页 |
2. 价值观教育的广泛主体要加强素质建设 | 第39页 |
(五) 航海院校大学生要加强价值观自我养成教育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