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 第12-17页 |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 第12-13页 |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 第12-13页 |
·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3页 |
·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科性质和特点的内在需要 | 第13-14页 |
·改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的必然选择 | 第14-15页 |
·调动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 第15-16页 |
·促进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17-20页 |
·教学方法单一 | 第17-18页 |
·多媒体教学手段被扭曲 | 第18页 |
·第二课堂和实践教学运用不足 | 第18-19页 |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师生缺乏互动 | 第19-20页 |
第四章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 第20-23页 |
·情感性原则 | 第20-21页 |
·形象性原则 | 第21页 |
·愉悦性原则 | 第21-22页 |
·探究性原则 | 第22-23页 |
·审美化原则 | 第23页 |
第五章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制约因素 | 第23-32页 |
·教育环境的制约 | 第23-26页 |
·学校环境 | 第23-24页 |
·家庭环境 | 第24-25页 |
·社会环境 | 第25-26页 |
·现行教学评价机制的缺陷 | 第26-27页 |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与课时之间存在矛盾 | 第27-28页 |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素质的制约 | 第28-30页 |
·教师的观念 | 第28-29页 |
·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 第29-30页 |
·中学生自身条件的制约 | 第30-32页 |
·中学生的性格 | 第30-31页 |
·中学生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 | 第31页 |
·中学生的能力差异 | 第31-32页 |
·中学生的应试思维习惯 | 第32页 |
第六章 推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转变的途径 | 第32-41页 |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素质观 | 第32-34页 |
·教师的观念 | 第32-33页 |
·家长的观念 | 第33页 |
·社会上的观念 | 第33-34页 |
·改革现有的中学教学评价机制 | 第34-36页 |
·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机制 | 第34-35页 |
·建立科学的学生学习评价机制 | 第35-36页 |
·合理安排中学思想政治课课时 | 第36-37页 |
·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及能力 | 第37-39页 |
·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 | 第37页 |
·培养教师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 | 第37-38页 |
·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 第38-39页 |
·良好的心理素质 | 第39页 |
·引导中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