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11页 |
Abstract | 第11-19页 |
缩略词表 | 第19-20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20-23页 |
目录 | 第23-26页 |
1 绪论 | 第26-32页 |
2 枸橼酸汉防已甲素抑制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 | 第32-68页 |
·前言 | 第32-3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3-45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9页 |
·细胞株 | 第33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33-35页 |
·主要试剂和配方 | 第35-39页 |
·主要试剂 | 第35-36页 |
·主要溶液配制方法 | 第36-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5页 |
·细胞培养 | 第39页 |
·原代骨髓或外周血标本单个核细胞分离 | 第39页 |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 第39-40页 |
·Wright-Giemsa染色 | 第40页 |
·Annexin V/PI荧光双染-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 | 第40-41页 |
·PI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DNA含量 | 第41-42页 |
·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试验 | 第42-43页 |
·Western Blot相应蛋白检测 | 第43-45页 |
·细胞总蛋白提取方法 | 第43页 |
·BCA法蛋白定量 | 第43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转膜、杂交、成像 | 第43-45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5页 |
·结果 | 第45-64页 |
·TTDC抑制K562细胞增殖 | 第45-47页 |
·TTDC抑制K562R细胞增殖 | 第47-49页 |
·TTDC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原代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第49-52页 |
·TTDC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 第52-54页 |
·Wright-Giemsa染色观察TTDC诱导K562R细胞凋亡 | 第54-55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TTDC诱导K562R细胞凋亡 | 第55-58页 |
·TTDC对细胞DNA含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TTDC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59-60页 |
·TTDC抑制白血病细胞克隆的形成 | 第60-63页 |
·TTDC对BCR-ABL蛋白的影响 | 第63-64页 |
·讨论 | 第64-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3 枸橼酸汉防已甲素抑制伊马替尼耐药的K562R细胞增殖的体内研究 | 第68-81页 |
·前言 | 第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8-71页 |
·实验材料 | 第68-69页 |
·细胞株 | 第68页 |
·实验动物 | 第68-69页 |
·主要试剂与药品 | 第69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69页 |
·实验方法 | 第69-71页 |
·细胞培养 | 第69页 |
·动物实验条件 | 第69-70页 |
·实验药物配制 | 第70页 |
·荷人白血病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第70页 |
·实验分组、给药方法、剂量和给药时间 | 第70页 |
·观察指标 | 第70-71页 |
·动物处死 | 第71页 |
·数据分析 | 第71页 |
·结果 | 第71-78页 |
·荷瘤裸鼠的建立 | 第71页 |
·伊马替尼对裸鼠体内K562R细胞异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71-73页 |
·TTDC对裸鼠体内K562R细胞异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73-78页 |
·讨论 | 第78-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4 枸橼酸汉防已甲素抑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机制的初步研究 | 第81-99页 |
·前言 | 第81-8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2-87页 |
·主要材料 | 第82-85页 |
·细胞株 | 第82页 |
·主要试剂与药品 | 第82-83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83-84页 |
·常用缓冲液 | 第84-85页 |
·实验方法 | 第85-87页 |
·细胞培养 | 第85-86页 |
·CML患者骨髓及正常脐血标本单个核细胞分离 | 第86页 |
·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选CD34~+CD38~-细胞 | 第86页 |
·细胞总蛋白提取方法 | 第86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转膜、杂交、成像 | 第86页 |
·细胞转染 | 第86页 |
·观察转染pcDNA3.1-CaMKⅡγ-EGFP质粒的K562细胞内CaMKⅡγ的亚细胞定位 | 第86-87页 |
·PI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 第87页 |
·结果 | 第87-94页 |
·CaMKⅡγ激酶和β-catenin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 第87-88页 |
·CaMKⅡγ激酶在CD34~+CD38~-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 第88-90页 |
·CaMKⅡγ在转染pcDNA3.1-CaMKⅡγ-EGFP质粒的K562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 | 第90-91页 |
·CaMKⅡγ对转染pcDNA3.1-CaMKⅡγ-EGFP质粒的K562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91-92页 |
·TTDC作用K562R细胞后磷酸化CaMKⅡγ(pCaMKⅡγ)的表达水平 | 第92-93页 |
·TTDC作用K562R细胞后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变化 | 第93-94页 |
·讨论 | 第94-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5 结论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0页 |
综述一 | 第11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2页 |
综述二 | 第132-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4页 |
作者简历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