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医疗过错的基本理论 | 第12-24页 |
第一节 医疗行为 | 第12-16页 |
一、 医疗行为的涵义 | 第12-13页 |
二、 医疗行为的特殊性 | 第13-14页 |
三、 医方注意义务的不同学说 | 第14-16页 |
第二节 侵权法上过错的一般理论 | 第16-24页 |
一、 过错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 第16-18页 |
二、 过错认定标准 | 第18-24页 |
第二章 医疗过错的判断标准 | 第24-32页 |
第一节 各国立法例及评析 | 第24-29页 |
一、 “医生群体接受说”概述 | 第24-25页 |
二、 韩国的医疗过失的判断基准 | 第25-26页 |
三、 德国的判断标准 | 第26页 |
四、 日本“医疗水准说” | 第26-28页 |
五、 各国立法评析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主客观判断标准之争 | 第29-32页 |
一、 主观判断标准 | 第29页 |
二、 客观判断标准 | 第29-30页 |
三、 主客观相结合的标准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医疗水准标准 | 第32-45页 |
第一节 医疗水准标准的适用合理性 | 第32-36页 |
一、 医疗水准作为判断医务人员诊疗过失的理由 | 第32-33页 |
二、 “医疗水准”并非“学术水平” | 第33页 |
三、 以医疗行为发生当时的医疗水准作为判断标准,不应考虑医院分级、地域性等因素 | 第33-36页 |
第二节 医疗水准标准的具体化尝试 | 第36-41页 |
一、 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 第36-37页 |
二、 诊疗规范和各类专家指南 | 第37-39页 |
三、 医学文献 | 第39-40页 |
四、 修正要素——紧急性、患者的特殊期待 | 第40-41页 |
第三节 结合主观标准的判断 | 第41-45页 |
一、 结合主观判断标准的合理性 | 第41页 |
二、 诊断行为和治疗行为的区分 | 第41-42页 |
三、 诊断行为的主观判断标准 | 第42-43页 |
四、 治疗行为的主观判断标准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