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我国未成年人前科保护途径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未成年人前科保护的概述第11-18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 定第11-13页
 第二节 未成年人前科保护的必要性第13-16页
  一、 未成年人法律地位改变的救济第13-14页
  二、 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制度保障第14页
  三、 未成年人人格权得以尊重第14-15页
  四、 顺应刑事司法的目的及发展趋势第15-16页
 第三节 未成年人前科保护的条件第16-18页
  一、 必要条件第16-17页
  二、 特殊条件第17-18页
第二章 未成年人前科保护途径的比较第18-34页
 第一节 前科报告义务免除的评述第18-23页
  一、 “宣誓性”条文,并没有实际解决未成年人前科的问题第19-20页
  二、 条文简陋,缺乏体系第20-21页
  三、 立法逻辑的混乱第21-22页
  四、 对于前科制度的改革的不彻底第22-23页
 第二节 前科消灭的评述第23-28页
  一、 诚信为本的精神缺失第24-25页
  二、 与现行法律原则的抵触第25-26页
  三、 社会实践的困难第26-27页
  四、 法律移植中的本土化难题第27-28页
 第三节 前科封存的评述第28-34页
  一、 避免无谓的概念解释争议第30-31页
  二、 避免“违法实验”的发生第31-32页
  三、 “双保护”原则的平衡第32-33页
  四、 法律地位的恢复第33-34页
第三章 未成年人前科保护途径的选择与发展第34-41页
 第一节 未成年人前科保护的最优选择第34-37页
  一、 利弊的权衡的结果第34-36页
  二、 将实践进行立法上升的需要第36-37页
 第二节 我国前科封存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第37-41页
  一、 “令出多门”的立法整合第37-38页
  二、 档案的单独管理与查询的限制制度第38-39页
  三、 法条的细化第39-40页
  四、 司法保护与社会保护的结合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5-46页
后记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presenilin-1基因突变筛查及其起始密码子突变后表达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刑法解释的刑事政策基础--司法实用主义及其结果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