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8-19页 |
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技术路线 | 第9页 |
3 研究内容、难题、突破创新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0页 |
·拟突破的难题 | 第10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0页 |
4 国内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成果综述 | 第10-19页 |
·国外社会救助理论及制度研究成果分析 | 第10-14页 |
·国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研究成果综述 | 第14-19页 |
第二部分 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9-29页 |
1 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 | 第19-24页 |
·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资金筹集 | 第20页 |
·保障标准 | 第20-22页 |
·保障对象 | 第22-23页 |
·组织管理 | 第23-24页 |
2 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9页 |
·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于农村贫困线 | 第24-25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新疆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 | 第25-26页 |
·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于全国水平 | 第26-27页 |
·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界定标准难以确定 | 第27-28页 |
·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不足 | 第28-29页 |
第三部分 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 | 第29-34页 |
1 贫困人群标记效应 | 第31-32页 |
2 低保制度的依赖效应 | 第32-33页 |
3 投机行为效应 | 第33-34页 |
第四部分 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济贫效应分析 | 第34-42页 |
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系数和生活标准系数概述 | 第34-36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系数 | 第34-35页 |
·农村救助标准系数 | 第35-36页 |
2 新疆各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济贫效果比较 | 第36-39页 |
·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系数与救助标准系数现状分析 | 第36-37页 |
·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系数与救助标准系数的比较 | 第37-39页 |
3 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选择分析 | 第39-42页 |
第五部分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2-46页 |
1 主要结论 | 第42-44页 |
·新疆农村低保制度已经建立,其完善之路任重而道远 | 第43页 |
·新疆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具有贫困人群标记效应 | 第43页 |
·新疆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具有对低保制度的依赖效应 | 第43页 |
·新疆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具有投机行为者效应 | 第43页 |
·济贫效果的分析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 第43-44页 |
·多方因素尤其是物价上涨因素削弱了农村低保工作的救助效果 | 第44页 |
2 政策建议 | 第44-46页 |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同相关配套措施的衔接与融合 | 第44页 |
·完善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流程,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 第44页 |
·完善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管理,防范投机者行为的发生 | 第44-45页 |
·完善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就业培训、再教育等制度的集合,防范制度依赖现象的发生 | 第45页 |
·加强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监管与评估 | 第45页 |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办法,拓宽资金渠道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