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结构和效益变化的关联度分析--以吐鲁番市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数据来源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效益研究的概念综述 | 第17-18页 |
·土地利用 | 第17页 |
·土地利用规划 | 第17页 |
·土地利用结构 | 第17-18页 |
·土地利用效益 | 第18页 |
·土地利用和效益变化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生态服务价值理论 | 第18-19页 |
·土地比较效益理论 | 第19页 |
·人地关系和谐理论 | 第19页 |
·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21-31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1-25页 |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第21页 |
·地势地貌 | 第21页 |
·气候特征 | 第21-22页 |
·水资源 | 第22页 |
·生态环境 | 第22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2-23页 |
·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 | 第23-24页 |
·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31页 |
·信息熵模型 | 第25-26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6-28页 |
·灰色关联分析法 | 第28-31页 |
第四章 吐鲁番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第31-35页 |
·数据的处理和计算 | 第31-32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32-35页 |
·土地利用结构变动分析 | 第32-33页 |
·土地利用均衡度、优势度分析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吐鲁番市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分析 | 第35-43页 |
·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35-36页 |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5页 |
·指标因子的选取 | 第35-36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6-40页 |
·变异系数法求指标权重 | 第37-38页 |
·层次分析法求指标因子权重 | 第38-39页 |
·组合权重 | 第39-40页 |
·计算吐鲁番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 第40-43页 |
·生态效益的测算 | 第40-41页 |
·综合效益指数 | 第41-43页 |
第六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效益变化的关联度分析 | 第43-47页 |
·关联度计算 | 第43-44页 |
·建立关联序列 | 第43页 |
·数据的无量纲化 | 第43页 |
·关联系数的计算 | 第43-44页 |
·排关联序 | 第44页 |
·关联度分析 | 第44-47页 |
·土地利用结构和经济效益的关联度分析 | 第44-45页 |
·土地利用结构和社会效益的关联度分析 | 第45页 |
·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效益的关联度分析 | 第45页 |
·土地利用结构和综合效益的关联度分析 | 第45-47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47-49页 |
·基本结论 | 第47-48页 |
·不足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