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3C2440平台的Linux系统移植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15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应用现状 | 第12页 |
| ·工作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2-15页 |
| 2 Linux系统移植概述 | 第15-25页 |
| ·Linux系统移植总体概述 | 第15-17页 |
| ·Linux系统启动过程分析 | 第15-16页 |
| ·Linux系统移植总体分析 | 第16-17页 |
| ·相关概念和所用技术 | 第17-22页 |
| ·Linux系统设备驱动 | 第17-18页 |
| ·platform模型分析 | 第18-20页 |
| ·虚拟地址 | 第20-21页 |
| ·Linux系统编译基本命令 | 第21-22页 |
| ·基本开发环境介绍 | 第22-23页 |
| ·硬件环境基本介绍 | 第22页 |
| ·软件环境基本介绍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3 Linux系统移植的分析与实现 | 第25-61页 |
| ·Linux系统移植环境搭建 | 第25-28页 |
| ·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 第25-26页 |
| ·U-boot系统分析与移植概述 | 第26-27页 |
| ·修改Linux系统支持交叉编译 | 第27页 |
| ·时钟模块分析与修改 | 第27页 |
| ·机器码设置 | 第27-28页 |
| ·网卡驱动移植 | 第28-34页 |
| ·网卡原理分析 | 第28-29页 |
| ·本文采用的网络芯片与开发板连接及原理 | 第29页 |
| ·网卡驱动代码修改 | 第29-31页 |
| ·配置内核中的选项 | 第31-32页 |
| ·网卡驱动测试程序分析 | 第32-34页 |
| ·LCD驱动移植 | 第34-43页 |
| ·LCD简介与原理 | 第34页 |
| ·LCD控制器原理分析 | 第34-35页 |
| ·本文采用的LCD与开发板连接 | 第35页 |
| ·LCD驱动软件设计及算法改进 | 第35-38页 |
| ·LCD驱动代码修改及内核配置文件修改 | 第38-39页 |
| ·增加LCD背光控制驱动程序 | 第39-40页 |
| ·配置内核中的选项 | 第40-41页 |
| ·LCD驱动测试程序分析 | 第41-43页 |
| ·触摸屏驱动移植 | 第43-50页 |
| ·触摸屏原理说明 | 第43页 |
| ·S3C2440中的触摸屏控制器原理分析 | 第43-44页 |
| ·本文采用的触摸屏芯片原理及与开发板连接 | 第44-45页 |
| ·触摸屏驱动软件设计及代码分析 | 第45-48页 |
| ·内核配置文件修改及内核配置 | 第48-49页 |
| ·触摸屏驱动测试 | 第49-50页 |
| ·USB驱动移植 | 第50-53页 |
| ·USB驱动原理分析 | 第50-51页 |
| ·本文采用的USB芯片原理及与开发板连接 | 第51页 |
| ·USB驱动代码移植 | 第51-52页 |
| ·内核配置文件修改及内核配置 | 第52-53页 |
| ·USB驱动测试 | 第53页 |
| ·音频驱动移植 | 第53-57页 |
| ·音频芯片原理分析 | 第53-54页 |
| ·本文采用的音频芯片与开发板连接 | 第54-55页 |
| ·音频芯片驱动代码移植 | 第55页 |
| ·内核配置 | 第55-56页 |
| ·音频驱动测试 | 第56-57页 |
| ·其他驱动移植 | 第57-59页 |
| ·串口驱动移植 | 第57-58页 |
| ·LED驱动移植 | 第58-59页 |
| ·按键驱动移植 | 第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4 文件系统的分析与构建 | 第61-73页 |
| ·文件系统理论分析 | 第61-62页 |
| ·NandFlash驱动支持 | 第62-65页 |
| ·本系统的NandFlash概述 | 第63页 |
| ·NandFlash驱动移植 | 第63-64页 |
| ·NandFlash驱动中ECC控制 | 第64-65页 |
| ·文件系统基本环境构建 | 第65-67页 |
| ·添加Yaffs支持 | 第65-66页 |
| ·构建Busybox环境并提供基本文件系统 | 第66-67页 |
| ·文件系统主要内容添加 | 第67-71页 |
| ·创建设备节点 | 第67页 |
| ·构建文件系统主要配置文件 | 第67-70页 |
| ·文件系统中的网卡配置文件添加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 ·总结 | 第73页 |
| ·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附录A | 第77-83页 |
| 附录B | 第83-85页 |
| 附录C | 第85-87页 |
| 附录D | 第87-89页 |
| 附录E | 第89-93页 |
| 附录F | 第93-97页 |
| 附录G | 第97-101页 |
| 作者简历 | 第101-105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