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工勘测水工设计论文--水工勘测论文

超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质量及利用标准研究--以澜沧江黄登水电站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前言第10-18页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第11-14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4-18页
     ·研究内容第14-16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6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6-18页
第2章 黄登水电站坝址区基本地质条件第18-24页
   ·区域地质背景第18-20页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第20-24页
     ·地形地貌第20-21页
     ·地层岩性第21-23页
     ·地质构造第23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23-24页
第3章 坝址区岩体结构特征第24-42页
   ·结构面分级及分布特征第24-32页
     ·结构面分级标准第24-25页
     ·Ⅲ、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第25-29页
     ·硬性结构面发育特征第29-32页
   ·岩体结构分类方案第32-35页
   ·黄登坝址区岩体结构划分第35-42页
     ·左岸、右岸岩体结构第35-38页
     ·河床坝基岩体结构第38-40页
     ·黄登坝基岩体结构分布特征第40-42页
第4章 坝址区岩体风化卸荷特征第42-72页
   ·坝址区岩体风化分带研究第42-57页
     ·岩体风化分带研究现状及量化分带指标的引入第42-43页
     ·风化岩体几个主要代表性量化指标及其相关性分析第43-46页
     ·风化岩体几个主要代表性特征指标间关系第46-49页
     ·坝址区岩体风化带划分的基本依据及划分标准第49-52页
       ·坝址岩体风化带划分的基本依据第49-51页
       ·坝址岩体风化带划分标准第51-52页
     ·主要勘探剖面岩体风化分带第52-57页
   ·坝址区岩体卸荷、松弛研究第57-67页
     ·河谷应力场分析第57-60页
     ·坝址区地形和构造为岩体卸荷提供了有利条件第60-62页
     ·黄登坝址主要剖面岩体卸荷综合分带第62-67页
       ·卸荷带划分代表性指标的选取第62-63页
       ·主要勘线剖面岩体卸荷分带第63-67页
   ·黄登坝址岩体风化、卸荷特征第67-72页
第5章 超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质量评价指标分析第72-86页
   ·现行规范中坝基岩体质量研究(工程地质分类)现状第72-77页
   ·坝基岩体质量评价需考虑的因素第77-78页
   ·分析坝基岩体岩级划分的控制性指标及代表性指标第78-86页
     ·代表性指标和控制性指标的选取第78-81页
     ·岩体质量分类指标间的对应性分析第81-86页
第6章 超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利用标准与力学参数研究第86-120页
   ·超高混凝土重力坝的关键技术问题第86-88页
     ·超高坝的强度问题第86-87页
     ·超高坝和坝基的变形问题第87页
     ·超高坝坝基的利用岩体问题第87-88页
   ·国内外已建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级及力学参数第88-90页
     ·世界最高重力坝 GRANDE DIXENCE 坝基岩体及综合信息第90-98页
     ·Grande Dixence 重力坝工程及地质概况第90-91页
     ·Grande Dixence 重力坝变形及稳定性分析第91-98页
   ·超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利用岩体标准研究第98-120页
     ·不同岩级修建 285m 重力坝的坝基稳定性数值分析第98-111页
     ·坝基为Ⅰ级岩体时不同坝高坝基稳定性数值分析第111-114页
     ·坝高 200m 时坝基为不同岩级岩体时坝基稳定性数值分析第114-118页
     ·超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利用标准第118-120页
第7章 黄登超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质量评价及稳定性分析第120-136页
   ·黄登水电站坝址岩体典型特征第120-123页
   ·黄登坝址区岩体质量评价第123-126页
   ·黄登水电站建基面的确定第126-130页
   ·黄登水电站超高重力坝稳定性评价第130-136页
     ·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第130-131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131-136页
结论及展望第136-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搜索引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S3C2440平台的Linux系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