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单点系泊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 | 第9-11页 |
| ·茂名单点海域的地理及海洋环境 | 第11-12页 |
| ·课题的来源及目的 | 第12页 |
| ·茂名单点系泊系统的组成及工艺流程 | 第12-13页 |
| ·茂名单点系泊系统的组成 | 第12-13页 |
| ·茂名单点系泊系统的工艺流程 | 第13页 |
| ·水下软管极值响应研究现状及几款著名软件 | 第13-15页 |
| ·OrcaFlex | 第14页 |
| ·ABAQUS | 第14页 |
| ·Flexcom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茂名单点水下软管的结构及运行状况 | 第15-20页 |
| ·海洋软管的发展 | 第15页 |
| ·茂名单点水下软管组构型 | 第15-16页 |
| ·水下软管结构参数 | 第16-17页 |
| ·水下软管历年运行状况 | 第17-19页 |
| ·历年更换记录 | 第17-18页 |
| ·近两年 4 次内层渗漏事件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2010 年茂名单点水下软管极值响应的校核结果 | 第20-34页 |
| ·动态校核需要输入的数据 | 第20-24页 |
| ·茂名单点海域水文气候参数 | 第20-21页 |
| ·IMODCO 1560# 浮筒参数 | 第21-22页 |
| ·茂名单点锚链系统参数 | 第22页 |
| ·茂名单点海底管汇(PLEM)参数 | 第22-24页 |
| ·最大系泊力的确定 | 第24页 |
| ·浮筒极限偏移的选择 | 第24页 |
| ·校核工况组合选择 | 第24-28页 |
| ·50 年一遇生存工况组合 | 第25-26页 |
| ·操作工况组合 | 第26-28页 |
| ·校核结果 | 第28-32页 |
| ·静态校核结果 | 第28-29页 |
| ·动态校核结果 | 第29-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茂名单点水下软管内层渗漏原因分析 | 第34-52页 |
| ·内部因素的影响 | 第34-38页 |
| ·水下软管的制造环节 | 第35页 |
| ·水下软管规格参数的变化 | 第35-36页 |
| ·软管强度的影响 | 第36页 |
| ·50 年一遇工况的强度要求 | 第36-38页 |
| ·水下软管曾存在的问题 | 第38页 |
| ·外部因素的改变 | 第38-50页 |
| ·系泊 30 万吨油轮的影响 | 第38-40页 |
| ·油轮吃水及“浅水效应”的影响 | 第40-43页 |
| ·锚链组松弛的影响 | 第43-46页 |
| ·浮筒更换的影响 | 第46-47页 |
| ·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47-50页 |
| ·外部因素与软管损坏的逻辑关系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5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展望 | 第53-55页 |
| ·提高软管强度 | 第53页 |
| ·降低外部载荷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附件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