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被害人犯罪非罪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言 | 第9页 |
第一章 无被害人犯罪概述 | 第9-17页 |
第一节 无被害人犯罪理论的沿革 | 第9-14页 |
一、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对于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的界定及评析 | 第10-14页 |
第二节 本文对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的界定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无被害人犯罪非罪化 | 第17-28页 |
第一节 无被害人犯罪非罪化概述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无被害人犯罪非罪化的依据 | 第18-24页 |
一、哲学依据 | 第18-20页 |
二、法理依据 | 第20-22页 |
三、实践依据 | 第22-24页 |
第三节 无被害人犯罪非罪化的域外考察 | 第24-28页 |
一、英国 | 第24-25页 |
二、美国 | 第25-26页 |
三、欧洲 | 第26-27页 |
四、亚洲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无被害人犯罪非罪化在我国 | 第28-43页 |
第一节 无被害人犯罪在我国刑事立法上的演变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无被害人犯罪在当前我国刑事法律中的特点 | 第29-31页 |
第三节 我国无被害人犯罪非罪化的立法建言 | 第31-43页 |
一、分类分步推进无被害人犯罪非罪化的刑事政策 | 第31-33页 |
二、具体罪名分类述评 | 第33-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