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庄诗文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第一章 谢庄文学创作的环境背景 | 第14-26页 |
第一节 谢庄所处的时代及其家世 | 第14-18页 |
一、时代环境 | 第14-17页 |
二、家世背景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谢庄的文学交游及其思想构成 | 第18-26页 |
一、知音之交 | 第18-22页 |
二、思想构成 | 第22-26页 |
(一)、儒家思想的主导作用 | 第22-23页 |
(二)、玄、佛等思想的一定影响 | 第23-26页 |
第二章 谢庄的诗 | 第26-43页 |
第一节 五言诗 | 第26-29页 |
第二节 杂言诗 | 第29-35页 |
一、写景清美 | 第29-32页 |
二、情感真切 | 第32-33页 |
三、节奏明快 | 第33-35页 |
第三节 郊庙歌辞 | 第35-43页 |
一、五帝之祭:承袭传统,点缀升平 | 第36-39页 |
二、五行之数:创造新制,语雅形美 | 第39-43页 |
第三章 谢庄的赋 | 第43-50页 |
第一节 《月赋》 | 第43-46页 |
一、使事用韵与自然英旨 | 第43-45页 |
二、营构清空之境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其他赋作 | 第46-50页 |
第四章 谢庄的文 | 第50-65页 |
第一节 哀祭 | 第51-55页 |
一、变而能新 | 第51-54页 |
二、逸而有情 | 第54-55页 |
第二节 章表 | 第55-59页 |
一、应制颂德 | 第56-57页 |
二、独善免祸 | 第57-58页 |
三、兼济为政 | 第58-59页 |
第三节 书信 | 第59-65页 |
一、私函类 | 第59-62页 |
二、公牍类 | 第62-65页 |
第五章 谢庄文学创作论 | 第65-77页 |
第一节 "典之繁,对之密"——形文 | 第65-71页 |
第二节 "别宫商,识清浊"——声文 | 第71-74页 |
第三节 "唱颂风习,清雅可怀"——情文 | 第74-77页 |
第六章 谢庄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 | 第77-92页 |
第一节 谢氏家族的后起之秀 | 第77-79页 |
第二节 谢庄与"元嘉三大家" | 第79-82页 |
第三节 永明先声 | 第82-92页 |
结语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附录 | 第97-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