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 ·主要研究工作与论文组织 | 第10-13页 |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0-11页 |
| ·论文的组织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地震数据的可视化 | 第13-33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 | 第13-15页 |
| ·概述 | 第13-14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处理流程 | 第14-15页 |
| ·地震数据的产生 | 第15-16页 |
| ·二维地震数据的可视化 | 第16-26页 |
| ·波形图 | 第16-19页 |
| ·变面积图 | 第19-22页 |
| ·变密度图 | 第22-26页 |
| ·矢量数据压缩算法 | 第26-28页 |
| ·多种算法的综合运用 | 第28-32页 |
| ·文档视图结构与双缓冲显示技术的结合 | 第28页 |
| ·按需生成QImage | 第28-30页 |
| ·部分读入(Partial-Reading)方式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叠加速度交互拾取分析系统 | 第33-47页 |
| ·概述 | 第33-34页 |
| ·需求分析 | 第34-36页 |
| ·总体设计 | 第36-41页 |
| ·系统层次结构模型 | 第36-37页 |
| ·设计模式的应用 | 第37-41页 |
| ·数据流 | 第41-45页 |
| ·StartVIVA 数据流 | 第41-42页 |
| ·Project Manager 数据流 | 第42-43页 |
| ·Interaction Velocity Analysis 数据流 | 第43-44页 |
| ·QC 数据流 | 第44-45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叠加速度交互拾取分析系统的实现 | 第47-66页 |
| ·系统开发的平台及工具 | 第47页 |
| ·系统模块实现 | 第47-62页 |
| ·VIVA 模块 | 第47-49页 |
| ·MAP 模块 | 第49-52页 |
| ·CMP 模块 | 第52-60页 |
| ·VTOOLS 模块 | 第60-62页 |
| ·运行结果 | 第62-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页 |
| ·展望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