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合金学与各种性质合金论文--其他特种性质合金论文

Zr基块体非晶合金等温变形及纳米晶化行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4页
   ·引言第14-15页
   ·块体非晶合金基本特征第15-18页
     ·非晶合金制备方法第15-16页
     ·块体非晶合金结构特征第16-17页
     ·块体非晶合金热力学特性第17-18页
   ·块体非晶合金力学行为研究现状第18-23页
     ·室温性能第18-20页
     ·过冷液相区力学行为第20-23页
   ·块体非晶合金晶化行为研究现状第23-30页
     ·块体非晶合金结晶方式及影响因素第23-25页
     ·块体非晶合金等温退火晶化行为第25-26页
     ·块体非晶合金等温变形晶化行为第26-29页
     ·块体非晶合金室温变形晶化行为第29-30页
   ·非晶合金超塑性及微成形技术研究现状第30-32页
     ·非晶合金超塑性成形性能及技术研究第30-31页
     ·非晶合金微成形技术特点及研究现状第31-32页
   ·过冷液相区变形及晶化行为研究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第33-34页
第2章 块体非晶合金过冷液相区等温压缩变形行为第34-46页
   ·引言第34页
   ·块体非晶合金过冷液相区压缩试验方案第34-37页
     ·热压缩试验坯料制备第34-37页
     ·热压缩试验研究方案第37页
   ·块体非晶合金过冷液相区压缩变形力学行为研究第37-39页
     ·变形温度对等温流动行为的影响第37-38页
     ·应变速率对等温流动行为的影响第38-39页
   ·块体非晶合金过冷液相区变形机制第39-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3章 块体非晶合金过冷液相区等温压缩变形过程中纳米晶化行为第46-66页
   ·引言第46-47页
   ·块体非晶合金纳米晶化相结构及成分表征方法第47-48页
   ·等温压缩变形过程中纳米晶化行为分析第48-61页
     ·不同温度下等温变形晶化行为第48-54页
     ·不同应变速率下等温变形晶化行为第54-57页
     ·与等温退火晶化行为对比分析第57-61页
   ·压缩变形对纳米晶化影响机制第61-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4章 应力状态对块体非晶合金过冷液相区纳米晶化行为的影响第66-79页
   ·引言第66页
   ·不同应力状态的实现方法第66-71页
     ·等温压缩变形区应力状态分析第66-69页
     ·包套改变侧表面变形区应力状态第69-71页
   ·不同应力状态下纳米晶化行为及性能分析第71-75页
     ·应力状态对纳米晶化行为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第72-74页
     ·包套对侧表面变形区纳米晶化行为的影响规律第74-75页
   ·应力状态对纳米晶化的影响机制第75-78页
     ·晶化热力学分析第76页
     ·形变辅助纳米晶化行为第76-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5章 等温变形后块体非晶合金室温压缩断裂行为第79-97页
   ·引言第79页
   ·室温压缩试验方案第79-80页
   ·铸态块体非晶合金室温压缩断裂行为第80-83页
   ·等温变形后块体非晶合金的室温压缩变形行为第83-93页
     ·室温力学行为分析第83-85页
     ·室温压缩断裂行为分析第85-93页
   ·纳米晶化对断裂行为的影响机制第93-95页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6章 块体非晶合金微成形工艺研究第97-112页
   ·引言第97页
   ·微型齿轮成形实验设计第97-99页
     ·微型齿轮模具结构设计第97页
     ·微型齿轮成形实验方案第97-99页
   ·非晶合金微型齿轮成形实验研究第99-106页
     ·微型齿轮成形过程与评价方法第99-100页
     ·载荷及保压时间对微型齿轮成形规律的影响第100-102页
     ·冲头速度对微型齿轮成形规律的影响第102-104页
     ·成形温度对微型齿轮成形规律的影响第104-106页
   ·非晶合金微型齿轮性能分析第106-110页
     ·显微硬度及纳米压痕分析第106-109页
     ·表面粗糙度分析第109-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结论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个人简历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等离子熔化—注射制备碳化物增强涂层组织及耐磨性能研究
下一篇:空间热循环下承载铝合金焊接接头损伤机理与数值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