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 第11-13页 |
·食用菌概述 | 第11页 |
·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农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1-12页 |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及前景 | 第12-13页 |
·马尾藻与海藻肥概述 | 第13-17页 |
·马尾藻简介 | 第13页 |
·马尾藻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内外海藻肥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食用菌与海藻肥 | 第17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7-18页 |
第2章 马尾藻活性物质的检测 | 第18-28页 |
·前言 | 第18-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3页 |
·马尾藻提取液中植物内源激素的HPLC方法测定 | 第19-22页 |
·马尾藻提取液中多糖的测定-苯酚硫酸法 | 第22-23页 |
·马尾藻提取液中寡糖的测定 | 第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6页 |
·马尾藻提取液中植物内源激素的测定结果 | 第23-24页 |
·马尾藻提取液粗多糖的测定的结果与讨论 | 第24-25页 |
·马尾藻提取液寡糖的测定的结果与讨论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马尾藻提取液对部分食用菌菌丝营养生长的影响 | 第28-38页 |
·前言 | 第28页 |
· | 第28-29页 |
·供试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页 |
·分析方法 | 第2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7页 |
·两株侧耳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第29-31页 |
·刺芹侧耳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第31-32页 |
·白灵侧耳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第32页 |
·茶树菇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第32-33页 |
·毛木耳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第33-34页 |
·金顶侧耳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第34-35页 |
·羊肚菌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第35页 |
·茯苓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第35-36页 |
·鲍鱼侧耳在马尾藻-斜面培养基上的营养生长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马尾藻复合制剂在部分食用菌生殖生长中的研究 | 第38-44页 |
·前言 | 第38页 |
·马尾藻复合制剂中配料选择原则与设计 | 第38-39页 |
·配料选择原则 | 第38-39页 |
·马尾藻复合制剂组成设计 | 第39页 |
·供试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菌种 | 第39页 |
·实验设计 | 第39页 |
·菌袋制备 | 第39-40页 |
·马尾藻复合制剂的使用 | 第40页 |
·出菇管理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3页 |
·马尾藻复合制剂在侧耳应用 | 第40-41页 |
·马尾藻复合制剂在茶树菇上应用 | 第41-42页 |
·马尾藻复合制剂在刺芹侧耳上应用 | 第42-43页 |
·马尾藻复合制剂在白灵侧耳上应用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马尾藻复合制剂对食用菌多糖含量的影响 | 第44-50页 |
·前言 | 第44页 |
·供试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供试材料 | 第44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44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44-45页 |
·标准曲线绘制 | 第45页 |
·部分食用菌子实体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45页 |
·实验结果 | 第45-48页 |
·侧耳亚光1号子实体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45-46页 |
·茶树菇子实体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46-47页 |
·刺芹侧耳子实体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47页 |
·白灵侧耳子实体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