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塔内雾化蒸发及反应特性数值模拟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液滴蒸发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纯水滴的蒸发 | 第12-13页 |
·带有固含物的液滴蒸发 | 第13-15页 |
·液滴蒸发数值模拟的研究 | 第15-17页 |
·SO_2脱除过程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FLUENT软件介绍及优点 | 第19-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脱硫塔内流动过程数值模拟数学模型 | 第22-39页 |
·气相湍流模型 | 第22-27页 |
·微观模拟 | 第22-23页 |
·概率密度函数模拟 | 第23页 |
·统观模拟 | 第23-24页 |
·本文选用的气相湍流模型 | 第24-27页 |
·气固两相湍流模型 | 第27-38页 |
·单流体模型 | 第28页 |
·小滑移模型 | 第28页 |
·双流体模型 | 第28-29页 |
·颗粒轨道模型 | 第29页 |
·本文选用的两相湍流模型 | 第29-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脱硫塔内雾化蒸发模型及参数研究 | 第39-65页 |
·问题描述及脱硫塔的主要设计参数 | 第39-40页 |
·喷嘴处局部网格加密及网格无关解 | 第40-42页 |
·雾化模型 | 第42-48页 |
·压力-旋流雾化模型 | 第42-45页 |
·气体辅助雾化模型 | 第45-47页 |
·FLUENT中的空气辅助雾化模型 | 第47-48页 |
·模型参数对雾化效果的影响 | 第48-56页 |
·辅助空气 | 第48-51页 |
·液膜与空气间的最大速度差 | 第51-53页 |
·雾化喷射角 | 第53-55页 |
·液膜厚度 | 第55-56页 |
·液滴在塔内的传热传质计算 | 第56-63页 |
·加热过程 | 第57-58页 |
·蒸发过程 | 第58-61页 |
·沸腾过程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4章 工艺参数对塔内雾化蒸发过程影响研究 | 第65-88页 |
·模型可行性分析 | 第65-66页 |
·入口烟气流速 | 第66-73页 |
·入口烟气流速对塔内气相流场的影响 | 第67-68页 |
·入口烟气流速对塔内气液两相流场的影响 | 第68-71页 |
·入口烟气流速对塔内雾化蒸发的影响 | 第71-73页 |
·辅助空气流量 | 第73-81页 |
·辅助空气流量对塔内气相流场的影响 | 第74-77页 |
·辅助空气流量对塔内气液两相流场的影响 | 第77-78页 |
·辅助空气流量对塔内雾化蒸发的影响 | 第78-81页 |
·雾化液体流量 | 第81-85页 |
·雾化液体流量对塔内气液两相流场的影响 | 第81-83页 |
·雾化液体流量对塔内雾化蒸发的影响 | 第83-85页 |
·入口烟气温度对塔内蒸发的影响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5章 脱硫塔内二氧化硫脱除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88-100页 |
·脱硫塔内传质及反应过程描述 | 第88-89页 |
·数值模拟采用的模型 | 第89-94页 |
·模型假设 | 第89-90页 |
·浆滴蒸发模型 | 第90-91页 |
·传质及化学反应过程模型建立 | 第91-92页 |
·UDF功能应用 | 第92-93页 |
·数值模拟中两个关键参数的确定 | 第93-94页 |
·计算域网格的划分及边界条件 | 第94-95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95-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结论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