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单桩沉降分析的主要方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荷载传递法 | 第11-12页 |
| ·弹性理论法 | 第12-13页 |
| ·分层总和法 | 第13-14页 |
| ·剪切变形传递法 | 第14-15页 |
| ·有限元法 | 第15-17页 |
| ·其它分析方法 | 第17页 |
| ·桩纵向振动理论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单相介质中桩纵向振动研究 | 第18-19页 |
| ·饱和两相介质中桩纵向振动研究 | 第19-21页 |
| ·问题的提出和本文工作简介 | 第21-2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饱和均质土层中单桩沉降特性研究 | 第23-49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数学模型与基本假定 | 第23-25页 |
| ·计算简图与假设 | 第23-24页 |
| ·桩土耦合体系控制方程 | 第24-25页 |
| ·桩土耦合问题求解 | 第25-38页 |
| ·饱和土层振动解 | 第25-31页 |
| ·桩纵向振动沉降问题求解 | 第31-38页 |
| ·数值结果与分析 | 第38-48页 |
| ·某一级荷载作用下单桩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性状分析 | 第39-41页 |
| ·虚土桩长度(基岩距桩底埋置深度)的变化对单桩沉降性状的影响 | 第41页 |
| ·桩长径比的变化对单桩沉降性状的影响 | 第41-44页 |
| ·桩身弹性模量的变化对单桩沉降性状的影响 | 第44-46页 |
| ·土体渗透性的变化对单桩沉降性状的影响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三章 均质滞回材料阻尼土层中单桩沉降特性研究 | 第49-71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数学模型与基本假定 | 第49-52页 |
| ·计算简图与假设条件 | 第49-50页 |
| ·定解问题 | 第50-52页 |
| ·定解问题的求解 | 第52-61页 |
| ·土层振动问题求解 | 第52-54页 |
| ·桩纵向振动问题求解 | 第54-61页 |
| ·数值结果与分析 | 第61-70页 |
| ·土体杨氏模量的变化对单桩沉降性状的影响 | 第62-63页 |
| ·桩体长径比的变化对单桩沉降性状的影响 | 第63-65页 |
| ·虚土桩长度(基岩距桩底埋置深度)的变化对单桩沉降性状的影响 | 第65页 |
| ·桩身弹性模量的变化对单桩沉降性状的影响 | 第65-68页 |
| ·滞回阻尼比的变化对单桩沉降性状的影响 | 第68-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四章 本文解的对比分析及工程实例分析 | 第71-80页 |
| ·引言 | 第71页 |
| ·第三章解结果与第二章解结果的比较 | 第71-72页 |
| ·不同理论模型与本文模型对比分析 | 第72-76页 |
| ·不同理论计算模型 | 第72-75页 |
| ·本文理论解与各理论解模型特点对比分析 | 第75-76页 |
| ·工程实例分析与对比 | 第76-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0-82页 |
| ·本文的主要结论以及创新点 | 第80-81页 |
|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