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 第1-9页 |
第一章 实物期权及其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评介 | 第9-18页 |
1.0 引言 | 第9-10页 |
1.1 实物期权分析方法 | 第10-15页 |
1.1.1 实物期权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 第10-12页 |
1.1.2 实物期权的技术创新应用举例 | 第12-15页 |
1.2 实物期权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发展概况及简要评价 | 第15-17页 |
1.3 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技术创新投资决策分析框架和计算方法 | 第18-37页 |
2.0 引言 | 第18页 |
2.1 技术创新投资决策分析框架 | 第18-23页 |
2.2 实物期权基本计算方法 | 第23-28页 |
2.2.1 对二项模型和Black-Scholes模型的初步比较分析 | 第24-25页 |
2.2.2 实物期权采用金融期权定价公式的可行性 | 第25-28页 |
2.3 多阶段实物期权的计算公式 | 第28-32页 |
2.3.1 几个常用公式 | 第29-30页 |
2.3.2 公式使用举例 | 第30-32页 |
2.4 模拟方法 | 第32-36页 |
2.4.1 二项网格法 | 第32-33页 |
2.4.2 有限差分法 | 第33-34页 |
2.4.3 蒙特卡罗模拟 | 第34-35页 |
2.4.4 几种模拟方法的分析比较 | 第35-36页 |
2.5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技术创新与增长期权定价 | 第37-56页 |
3.0 MMDS和LMDS简介 | 第37-38页 |
3.1 公司和项目背景 | 第38-40页 |
3.2 公司投资分析 | 第40-48页 |
3.2.1 市场和企业环境分析 | 第40-42页 |
3.2.2 传统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 | 第42-48页 |
3.3 实物期权分析 | 第48-52页 |
3.3.1 投资策略分析 | 第49-50页 |
3.3.2 模型的选择 | 第50-52页 |
3.4 实物期权计算过程 | 第52-55页 |
3.5 小结 | 第55-56页 |
总结 | 第56-5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词 | 第61-62页 |
附录A: 技术创新与增长期权定价程序框图及程序(第三章) | 第62-71页 |
附录B: 实物期权定价应用案例 | 第71-85页 |
案例1: IT投资定价 | 第71-74页 |
案例2: 生物制药R&D项目定价 | 第74-80页 |
案例3: 3G移动通信牌照定价 | 第80-85页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