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综述与导言 | 第11-25页 |
| ·抗菌肽的概述 | 第11-17页 |
| ·抗菌肽的分类 | 第11-12页 |
| ·抗菌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分子改良的研究 | 第12-13页 |
| ·抗菌肽的作用和机理 | 第13-14页 |
|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抗菌肽的研究 | 第14-15页 |
| ·抗菌肽的应用研究 | 第15-17页 |
| ·抗菌肽cecropin P1的概述 | 第17-19页 |
| ·Cecropin P1的结构 | 第17-18页 |
| ·Cecropin P1的抗菌机理 | 第18页 |
| ·Cecropin P1的应用前景展望 | 第18-19页 |
| ·抗菌肽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 第19-20页 |
| ·抗菌肽的表达策略 | 第20-22页 |
| ·人工合成抗菌肽编码基因 | 第20-21页 |
| ·密码子优化 | 第21页 |
| ·融合表达策略 | 第21-22页 |
| ·串联表达策略 | 第22页 |
| ·课题研究意义和工作目标 | 第22-25页 |
|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工作目标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原理与流程 | 第25-33页 |
| ·实验相关原理 | 第25-31页 |
| ·PCR技术 | 第25页 |
| ·重叠区基因扩增拼接法 | 第25-27页 |
| ·重组DNA分子的转化 | 第27页 |
| ·DNA的制备 | 第27-28页 |
| ·TA克隆 | 第28页 |
|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 第28-30页 |
| ·蛋白质提取和纯化技术 | 第30-31页 |
| ·利用同尾酶法实现基因的串联表达 | 第31页 |
| ·实验流程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3-47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33-37页 |
| ·化学药品与生物试剂 | 第33-34页 |
| ·细菌培养基 | 第34页 |
| ·缓冲液 | 第34-36页 |
| ·菌种 | 第36页 |
| ·载体质粒 | 第36页 |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6-37页 |
| ·微生物学方法 | 第37页 |
| ·细菌培养条件 | 第37页 |
| ·菌种的保藏 | 第37页 |
| ·遗传学方法 | 第37-38页 |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7-38页 |
| ·大肠杆菌的转化 | 第38页 |
|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38-41页 |
| ·大肠杆菌中质粒DNA的抽提 | 第38-39页 |
| ·DNA的酶切 | 第39页 |
| ·DNA的连接 | 第39页 |
| ·DNA的沉淀 | 第39-40页 |
|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40页 |
| ·DNA的琼脂糖凝胶回收 | 第40页 |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0-41页 |
| ·镍柱亲和层析 | 第41-42页 |
| ·Sephadex G-25柱脱盐 | 第42-43页 |
|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43页 |
| ·Bradford工作液的配制 | 第43页 |
| ·操作方法 | 第43页 |
| ·透析袋的处理与融合蛋白的浓缩 | 第43-44页 |
| ·肠激酶裂解融合蛋白 | 第44页 |
| ·Tricin-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4-45页 |
| ·薄层平皿琼脂糖孔穴扩散法 | 第45-46页 |
|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软件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7-70页 |
| ·Cecropin P1基因的合成 | 第47-48页 |
| ·Cecropin P1基因的融合表达 | 第48-58页 |
| ·Cecropin P1基因融合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48-52页 |
| ·4.2.2 Trx-Cecropin P1融合蛋白的表达 | 第52-54页 |
| ·Trx-Cecropin P1融合蛋白的表达优化 | 第54-58页 |
| ·Trx-Cecropin P1融合蛋白的纯化 | 第58-60页 |
| ·Trx-Cecropin P1融合蛋白的裂解 | 第60-61页 |
| ·抗菌肽cecropin P1的活性检测 | 第61-63页 |
| ·多拷贝串联体的构建与表达 | 第63-70页 |
| ·多拷贝串联体的构建 | 第63-68页 |
| ·多拷贝串联体的表达 | 第68-70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70-77页 |
| ·编码基因的获得 | 第70页 |
| ·密码子的优化 | 第70-71页 |
| ·宿主细胞的选择 | 第71-72页 |
| ·融合表达载体的选择 | 第72-73页 |
| ·如何提高融合蛋白的可溶性表达 | 第73-74页 |
| ·融合蛋白的纯化 | 第74页 |
| ·融合蛋白的裂解 | 第74-75页 |
| ·基因串联表达 | 第75-76页 |
| ·课题前景展望 | 第76-77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