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GY3细菌发酵生产PHAs的工艺条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8页 |
1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8-10页 |
2 PHAs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2.1合成PHAs的主要微生物 | 第10-11页 |
§2.2PHAs的代谢途径与调控 | 第11-12页 |
3 PHAs的发酵工艺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3.1分批培养 | 第12-13页 |
§3.2反馈补料分批培养 | 第13-14页 |
§3.3自循环发酵培养 | 第14页 |
§3.4连续培养 | 第14-15页 |
4 PHAs发酵的生化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4.1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原则 | 第15页 |
§4.2关于PHB生产的模型简介 | 第15-16页 |
5 PHAs的市场预测及发展前景 | 第16-17页 |
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实验内容 | 第18-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1.1出发菌株 | 第18页 |
§1. 2培养基 | 第18页 |
§1.3菌种的初步鉴定 | 第18-19页 |
§1.4培养方法 | 第19页 |
§1.5发酵罐的生化过程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19页 |
§1.6PHAs的提取 | 第19页 |
§1.7分析测定 | 第19页 |
2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2.12L全自动发酵罐 | 第19-20页 |
§2.2透射电镜 | 第20页 |
§2.3紫外分光光度计 | 第20页 |
§2.4溶氧电极 | 第2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0-35页 |
§3.1菌种的初步鉴定 | 第20-22页 |
§3.2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22-26页 |
§3.3发酵罐的分批发酵 | 第26-31页 |
§3.4简单发酵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 | 第31-34页 |
§3.515L全自动发酵罐的放大实验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