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人格权的起源和历史演进——历史分析 | 第8-14页 |
第一节 人格与人格权的相关概念 | 第8-10页 |
一、人格的概念 | 第8-9页 |
二、人格权的概念 | 第9-10页 |
第二节 罗马法上的人格权缺失 | 第10页 |
第三节 法国民法典上的人格权阙如 | 第10-12页 |
第四节 实证法上被承认的人格权 | 第12页 |
第五节 小结:人格权的伦理基础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人格权的本质——比较分析 | 第14-20页 |
第一节 人格权的各国立法例 | 第14-17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 | 第14-16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 | 第16-17页 |
三、比较两大法系人格权的本质 | 第17页 |
第二节 人格权的本质 | 第17-18页 |
一、人格权的性质 | 第17-18页 |
二、人格权的类型化 | 第18页 |
三、当前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的地位研究 | 第18页 |
第三节、小结:人格权保护通例与例外及其借鉴意义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我国民法对一般人格权保护的不足 | 第20-26页 |
第一节 我国针对人格权保护的现状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当前我国人格权法律保护的不足 | 第21-24页 |
一、一般人格权的概念缺失 | 第21-22页 |
二、具体人格权内容不够全面 | 第22-23页 |
三、我国人格权的法益延伸保护不完善 | 第23页 |
四、精神损害赔偿在民法保护上的体现不够完善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我国立法建构人格权保护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第四章 我国人格权民法保护工作的完善 | 第26-40页 |
第一节 构建一般人格权概念 | 第26-28页 |
一、人格的独立 | 第26-27页 |
二、人格的自由 | 第27页 |
三、人格的平等 | 第27页 |
四、人格的尊严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具体人格权的扩展内容 | 第28-35页 |
一、隐私权 | 第28-30页 |
二、性自由决定权 | 第30-33页 |
三、人身的自由权 | 第33-35页 |
四、小结 | 第35页 |
第三节 完善人格法益保护的举措 | 第35-37页 |
一、人格法益保护的范围 | 第35-36页 |
二、保护的方法与期限 | 第36-37页 |
第四节 完善人格权的民法保护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 第37-39页 |
一、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标准进行降低 | 第37页 |
二、正确认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该遵循的原则 | 第37-38页 |
三、在精神损害赔偿中要引入惩罚性的赔偿制度 | 第38-39页 |
第五节 对未来立法模式的思考和建议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