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DPC的纠错密码研究与设计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 | 第8-12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LDPC码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密码背景简介 | 第13-14页 |
·保密通信的意义 | 第14-15页 |
·加密纠错编码领域的相关发展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重点和所作的工作 | 第16-18页 |
2 研究背景及相关工作 | 第18-34页 |
·密码的分类 | 第18-19页 |
·分组密码 | 第19-26页 |
·分组密码的性质 | 第19-20页 |
·著名大分组密码设计方案 | 第20-21页 |
·高级数据加密标准(AES) | 第21-26页 |
·分组密码的密码分析 | 第26-27页 |
·差分分析 | 第26-27页 |
·线性分析 | 第27页 |
·前人将纠错与加密结合的相关工作 | 第27-34页 |
·McEliece公钥体制 | 第28页 |
·Rao私钥密码体制 | 第28-29页 |
·Rao-Nam私钥密码体制 | 第29-31页 |
·Li-Wang私钥密码体制 | 第31-32页 |
·MC分组加密纠错体制 | 第32-34页 |
3 LDPC码编译原理 | 第34-52页 |
·理论背景 | 第34-40页 |
·信道编码定理 | 第34-35页 |
·纠错码 | 第35-37页 |
·分组码的基本原理 | 第37-40页 |
·LDPC码的定义及Tanner图的表示 | 第40-42页 |
·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 | 第42-45页 |
·Gallager构造的LDPC码 | 第42-43页 |
·Mackay构造的LDPC码 | 第43-44页 |
·准循环码的构造方法 | 第44-45页 |
·Davey的构造方式 | 第45页 |
·LDPC码的编码方法 | 第45-47页 |
·基于高斯消去的直接编码 | 第46页 |
·基于近似下三角的有效编码 | 第46-47页 |
·LDPC的译码算法 | 第47-52页 |
·BP算法 | 第47-49页 |
·LDPC迭代译码算法 | 第49-52页 |
4 LDPC纠错密码及其系统设计 | 第52-78页 |
·结构与设计 | 第52-61页 |
·密钥混合层 | 第52页 |
·替换层 | 第52-53页 |
·扩散层 | 第53-58页 |
·LDPC纠错密码加密 | 第58-59页 |
·LDPC纠错密码解密 | 第59-61页 |
·加密系统与解密系统的结构 | 第61-64页 |
·加密系统的结构 | 第61-62页 |
·解密系统的结构 | 第62页 |
·交织器的加密和解密过程 | 第62-64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64-66页 |
·线性和差分攻击的抵抗性 | 第65-66页 |
·对square攻击的抵抗力 | 第66页 |
·纠错能力 | 第66-68页 |
·最小码重 | 第66-68页 |
·BER性能 | 第68页 |
·实验结果 | 第68-7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本文完成的工作 | 第78页 |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作者简历 | 第84-8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