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Co系Fe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改性及表征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46页
   ·引言第13-19页
     ·电化学电源发展史第13-14页
     ·电化学电源分类第14-16页
     ·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及市场前景第16-17页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第17-19页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第17-18页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第18页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8-19页
   ·锂离子电池常用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材料第19-28页
     ·锂离子电池常见正极材料第19-23页
     ·锂离子电池常见负极材料第23-28页
     ·锂离子电池常见电解质材料第28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体系的改性第28-36页
     ·钴酸锂的改性第29-31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层状钴酸锂第29页
       ·喷雾干燥法制备层状钴酸锂第29-30页
       ·体相掺杂法改性层状钴酸锂第30页
       ·表面修饰法改性钴酸锂第30-31页
     ·镍酸锂的改性第31-32页
       ·掺杂元素法改性镍酸锂第31-32页
       ·溶胶-凝胶法改性镍酸锂第32页
     ·尖晶石锰酸锂的改性第32-33页
     ·磷酸铁锂的改性方法第33-36页
       ·液相法制备磷酸铁锂第33-34页
       ·其他合成方法第34-35页
       ·体相掺杂改性磷酸铁锂第35-36页
       ·表面包覆改性磷酸铁锂第36页
   ·正极材料改性方法小结第36-37页
   ·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目的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6页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方法第46-54页
   ·实验中所用到的主要药品第46-47页
   ·本论文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实验仪器第47-54页
     ·粉体样品的结构、形貌分析第47-50页
     ·锂离子电池制作设备第50-52页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仪器及方法第52-54页
第三章 Si掺杂的LiCoO_2正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54-69页
   ·引言第54-55页
   ·实验部分第55-56页
     ·LiCo_(1-x)Si_xO_2粉末样品的共沉淀法制备第55页
     ·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表征第55-56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56-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第四章 纳米Li_3PO_4表面修饰LiCoO_2商品粉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69-94页
   ·引言第69-70页
   ·实验部分第70-71页
     ·LiCoO_2的后处理及表面修饰第70-71页
     ·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表征第71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71-91页
     ·二次热处理制备的样品第71-78页
     ·以磷酸二氢铵表面处理和磷酸锂湿法表面包覆制备的样品的测试结果及讨论第78-82页
     ·磷酸锂干法表面包覆制备的样品测试结果与讨论第82-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4页
第五章 碳包覆LiFePO_4粉体的制备、表征及产业化研究第94-119页
   ·引言第94-96页
   ·实验部分第96-97页
     ·Al_2O_3/C复合物的制备第96页
     ·LiFePO_4/C复合物的制备第96页
     ·有机物实际残碳量实验第96页
     ·LiFePO_4/C复合物振实密度测试第96页
     ·样品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表征第96-9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7-116页
     ·Al_2O_3/C复合物的结构与电学性能第97-106页
     ·LiFePO_4/C复合物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第106-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19页
第六章 Li_2ZrCuO_4的合成及电学和电化学性能表征第119-131页
   ·引言第119页
   ·实验部分第119-121页
     ·Li_2ZrCuO_4的合成及结构性能表征第119-120页
     ·Li_2ZrCuO_4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120-121页
     ·Li_2ZrCuO_4的电学性能表征第121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121-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1页
第七章 锂化的超支化聚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探索第131-142页
   ·引言第131-132页
   ·实验部分第132-134页
     ·LHn(n=20、30、40)的合成第132-133页
     ·LHn(n=20、30、40)的结构及热分析第133页
     ·LHn(n=20、30、40)的电学及电化学性能表征第133-134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134-139页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2页
第八章 论文总述及未来工作展望第142-145页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42-143页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43页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143-145页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5-146页
致谢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未来移动通信中的非对称传输技术研究
下一篇:多线路公交停靠站的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