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W HVMOS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21页 |
| ·前言 | 第11-14页 |
| ·射频收发机结构介绍 | 第14-17页 |
| ·接收机系统介绍 | 第14-15页 |
| ·无线发射机系统介绍 | 第15-16页 |
| ·GSM收发机系统 | 第16-17页 |
| ·射频CMOS功率放大器的发展动态 | 第17-19页 |
|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 2 无线通信标准概述 | 第21-31页 |
| ·第一代蜂窝电话系统 | 第21页 |
| ·第二代蜂窝电话系统 | 第21-28页 |
| ·GSM-1800无线通信系统概要 | 第21-23页 |
| ·调制方案 | 第23-28页 |
| ·第三代蜂窝电话系统 | 第28-31页 |
| 3 射频功率放大器概述 | 第31-49页 |
| ·功率放大器性能指标 | 第31-40页 |
| ·输出功率 | 第31-32页 |
| ·效率 | 第32页 |
| ·功率利用因子 | 第32-33页 |
| ·功率增益 | 第33页 |
| ·线性度 | 第33-37页 |
| ·稳定性 | 第37-40页 |
| ·功率放大器分类 | 第40-46页 |
| ·A、B、AB和C类功率放大器 | 第40-42页 |
| ·开关类功率放大器 | 第42-46页 |
| ·CMOS工艺对PA设计的限制 | 第46-49页 |
| 4 集总和分布式匹配网络 | 第49-55页 |
| ·阻抗变换 | 第49-50页 |
| ·无源集总匹配网络 | 第50-52页 |
| ·分布式匹配网络 | 第52-55页 |
| ·传输线 | 第52-53页 |
| ·分布式匹配网络结构 | 第53-55页 |
| 5 功放晶体管模型 | 第55-63页 |
| ·MOS器件模型基础 | 第55-57页 |
| ·直流模型 | 第55-56页 |
| ·高频小信号模型 | 第56-57页 |
| ·模型参数仿真分析 | 第57-63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57-58页 |
| ·参数的确定 | 第58-59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9-63页 |
| 6 2W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63-89页 |
| ·设计指标和工艺介绍 | 第63-65页 |
| ·设计指标 | 第63页 |
| ·工艺介绍 | 第63-65页 |
| ·功放设计流程 | 第65-73页 |
| ·设计步骤 | 第65-66页 |
| ·输出匹配网络设计 | 第66页 |
| ·晶体管尺寸和偏置电压的确定 | 第66-68页 |
| ·接地设计 | 第68-70页 |
| ·输入匹配网络的设计 | 第70-72页 |
| ·ESD保护电路设计 | 第72页 |
| ·整体电路图 | 第72-73页 |
| ·仿真结果 | 第73-79页 |
| ·DC特性 | 第73-74页 |
| ·S参数和稳定因子 | 第74-76页 |
| ·增益、输出功率和效率 | 第76-77页 |
| ·线性度和工作电流 | 第77-78页 |
| ·电源特性 | 第78-79页 |
| ·Corner分析 | 第79页 |
| ·版图设计 | 第79-83页 |
| ·版图设计策略 | 第79-81页 |
| ·版图电路的实现 | 第81-83页 |
| ·整个版图的连线电阻分析 | 第83页 |
| ·封装图和PCB测试电路设计 | 第83-84页 |
| ·仿真结果与实际产品指标比较与分析 | 第84-89页 |
| 7 结论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 作者简历 | 第93-97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