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五、预期目标 | 第15-16页 |
六、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一部分 相关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一、理论基础和内容界定 | 第17-18页 |
二、出版社定位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三、主要方法 | 第19-21页 |
(一) h 指数 | 第19-20页 |
(二) 专家咨询 | 第20页 |
(三) 聚类分析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医学出版的系统环境分析 | 第21-34页 |
一、医学出版的系统环境概述 | 第21页 |
二、医学出版的管理与政策环境 | 第21-24页 |
(一) 行政服务继续强化,扩大医学学术图书出版空间 | 第22页 |
(二) 法律体系逐步完善,加大学术图书版权保障力度 | 第22页 |
(三) 经济调控健康发展,重视医学学术出版 | 第22-23页 |
(四) 行业协会渐趋规范,提高对医学出版服务力度 | 第23-24页 |
三、医学出版的科学与技术环境 | 第24-28页 |
(一) 医学科学技术新的发展趋势影响出版需求 | 第24-27页 |
(二) 新技术不断涌现丰富了出版方式 | 第27-28页 |
四、医学出版的市场与经济环境 | 第28-32页 |
(一)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力推进出版产业 | 第28-29页 |
(二) 出版市场良性发展,内部问题尚需调整 | 第29-30页 |
(三) 图书产业价值链基本完整,但与国外尚有差距 | 第30-32页 |
五、医学出版的人文与社会环境 | 第32-34页 |
(一) 学习和应考需求会在一定时期对医学图书市场产生作用 | 第32页 |
(二)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增大老年医学出版比例 | 第32页 |
(三) 网络环境影响巨大,改变医学出版方式 | 第32-34页 |
第三部分 医学出版的学术定位分析 | 第34-57页 |
一、我国医学出版社学术影响状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第34-46页 |
(一) 数据源 | 第34页 |
(二) 检索策略 | 第34页 |
(三) 统计方法 | 第34-35页 |
(四) 数据及计量结果 | 第35-44页 |
(五) 分析与讨论 | 第44-46页 |
二、医学相关学科发展状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第46-50页 |
(一) 数据源 | 第46页 |
(二) 检索策略 | 第46页 |
(三) 统计方法 | 第46页 |
(四) 数据及计量结果 | 第46-49页 |
(五) 分析与讨论 | 第49-50页 |
三、医学图书作者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第50-51页 |
(一) 数据源 | 第50页 |
(二) 检索策略 | 第50页 |
(三) 统计方法 | 第50页 |
(四) 数据及计量结果 | 第50-51页 |
(五) 分析与结论 | 第51页 |
四、医学图书学术影响状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第51-57页 |
(一) 数据源 | 第51页 |
(二) 检索策略 | 第51-52页 |
(三) 统计方法 | 第52页 |
(四) 数据及计量结果 | 第52-55页 |
(五) 分析与讨论 | 第55-57页 |
第四部分 医学出版的市场定位分析 | 第57-77页 |
一、医学图书市场容量变化趋势 | 第57-63页 |
(一) 全国医学图书零售市场销售码洋持续上升 | 第57页 |
(二) 出版码洋占有率总体上升,动销占有率呈现下降趋势 | 第57-58页 |
(三) 全国医学图书的零售动销品种快速增长 | 第58页 |
(四) 零售市场销售总册数增长快速 | 第58页 |
(五) 医学图书零售市场为寡占型市场 | 第58-61页 |
(六) 全国医学图书零售市场码洋排名前十位的变化趋势 | 第61-63页 |
二、医学图书市场竞争分析 | 第63-67页 |
(一) 医学出版市场图书结构特征分析 | 第63-65页 |
(二) 几家医学出版社的产品结构或特征抽样分析 | 第65-67页 |
(三) 分学科医药卫生专业出版社的市场码洋占有率分析 | 第67页 |
三、医学图书消费群体分析 | 第67-69页 |
(一) 全国卫生机构数量接近30 万 | 第68页 |
(二) 卫生人员数量以医生、护士人数最多 | 第68-69页 |
(三) 四类分科医生人数超过10 万 | 第69页 |
(四) 医学学生人数迅速增加 | 第69页 |
四、医学图书定价量度分析 | 第69-71页 |
(一) 医学图书价格上涨,逐步实现根据内容定价 | 第69-70页 |
(二) 医学图书的定价策略 | 第70-71页 |
五、医学图书营销手段分析 | 第71-72页 |
(一) 医学类图书出版社营销手段单一 | 第71-72页 |
(二) 医学图书营销手段落后于社科类图书 | 第72页 |
(三) 医学类图书的营销策略 | 第72页 |
六、医学图书发行渠道分析 | 第72-75页 |
(一) 多种渠道组合式发行模式 | 第72-74页 |
(二) 医学图书发行需扩展直销渠道 | 第74-75页 |
七、医学图书出版方式分析 | 第75-77页 |
(一) 传统出版方式尚仍居出版主体 | 第75页 |
(二) 数字出版发展迅速 | 第75-76页 |
(三) 出版数字化满足信息更新需求 | 第76-77页 |
第五部分 医学出版社的定位策略研究 | 第77-107页 |
一、我国医学出版社的分类分析 | 第77-82页 |
(一) 医学出版社分类的指标依据 | 第77页 |
(二) 医学出版社分类的不同特点 | 第77-82页 |
二、医学出版的系统环境对出版社定位的影响 | 第82-87页 |
(一) 系统环境对出版社市场定位的影响 | 第82-84页 |
(二) 系统环境对出版社学术定位的影响 | 第84-85页 |
(三) 系统环境对出版社创新定位的影响 | 第85-86页 |
(四) 系统环境对出版社人才定位的影响 | 第86-87页 |
三、医学出版的学术定位对出版社定位的影响 | 第87-91页 |
(一) 学术定位是出版社发展的基石 | 第87页 |
(二) 出版社定位必须考虑学科发展 | 第87-88页 |
(三) 出版社定位必须找准自身位置 | 第88-89页 |
(四) 出版社定位必须考虑出版内容 | 第89-91页 |
四、医学出版的市场定位对出版社定位的影响 | 第91-95页 |
(一) 面向专业人员的出版社定位 | 第91-92页 |
(二) 面向医学学生的出版社定位 | 第92-93页 |
(三) 面向普通大众的出版社定位 | 第93-94页 |
(四) 面向考试人群的出版社定位 | 第94-95页 |
(五) 面向国外人群的出版社定位 | 第95页 |
五、医学出版社的定位选择思路 | 第95-97页 |
(一) 医学出版社定位选择环境 | 第95-96页 |
(二) 医学出版社学术定位基本原则 | 第96-97页 |
(三) 医学出版社市场定位基本原则 | 第97页 |
六、医学出版社的定位策略 | 第97-107页 |
(一) 体量较大、出版领域宽、成熟型出版社的国际化与多元化定位策略 | 第97-99页 |
(二) 以某些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学术性图书见长类型出版社品牌化定位策略 | 第99-101页 |
(三) 以市场营销见长型出版社精品化定位策略 | 第101-103页 |
(四) 体量较小、专长特色尚不明显、尚属于成长发展阶段型出版社专业化定位策略. | 第103-106页 |
(五) 医学出版社定位策略的整体思路 | 第106-107页 |
第六部分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107-110页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第107-109页 |
二、讨论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3页 |
附录1 | 第113-129页 |
附录2 | 第129-151页 |
综述 | 第151-156页 |
个人简历 | 第156-157页 |
致谢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