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坊子区村务契约化管理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5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2-13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3-14页
   ·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二章 村务契约化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第15-21页
   ·村务契约化管理的意涵第15页
   ·村务契约化管理的实质第15-16页
     ·多元交汇下农村治理方式的一种创新第15页
     ·契约论与社会治理功能的充分结合第15-16页
   ·历史背景第16-21页
     ·“乡规民约”的延续第16-17页
     ·契约文明的影响第17页
     ·新道德规范的确立第17-18页
     ·依法治国的需要第18页
     ·传统乡村管理模式的现实困难第18-19页
     ·村务契约化管理产生的内在动因第19-21页
第三章 村务契约化管理具体实践第21-29页
   ·村务契约化管理模式的提出第21-22页
   ·村务契约化管理的具体操作第22-29页
     ·村务契约化管理坚持的原则第22-23页
     ·村务契约化管理的具体实施第23-29页
第四章 村务契约化管理的价值分析第29-39页
   ·理论价值方面的表现第29-32页
     ·契约化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第29-30页
     ·契约化管理是村民自治制度化的有效载体第30-31页
     ·契约化管理找到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平衡点第31-32页
   ·社会价值方面的表现第32-36页
     ·有利于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第32页
     ·有利于经济发展第32-33页
     ·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第33-34页
     ·有利于缔造发展型政治稳定第34-35页
     ·有利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第35页
     ·使社会调控手段实现了由伦理型向法制化的转度第35-36页
   ·村务契约化管理的现实意义第36-39页
     ·促进了“平安建设”的开展第36页
     ·促进了“民主化、法制化”建设的加强第36-37页
     ·促进了农村干部依法办事能力的提高第37页
     ·促进了农村各类矛盾关系的理顺第37-39页
第五章 村务契约化管理的制约因素第39-42页
   ·思想认识问题第39页
   ·外部环境问题第39-40页
   ·内在机制问题第40页
   ·村民素质问题第40页
   ·理论准备问题第40-42页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第42-45页
   ·结论第42页
     ·农村事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第42页
     ·较强的推广价值第42页
   ·建议第42-45页
     ·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第42-43页
     ·从政府推进走向群众主导第43页
     ·从管理工具走向契约精神第43-44页
     ·从单一探索走向配套完善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录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历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的法律规制--中国公司法相关制度构建
下一篇:论植物新品种权之刑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