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可持续发展观的演进 | 第9-26页 |
·引言 | 第9-16页 |
·关于发展观 | 第9-10页 |
·可持续发展思想 | 第10-11页 |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第11-13页 |
·分角度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和理论探讨 | 第13-14页 |
·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核心思想、目的 | 第14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第14-16页 |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方向 | 第16-18页 |
·生态学模型—生物物理量方向 | 第16-17页 |
·经济学模型—货币化方向 | 第17页 |
·社会政治学模型—社会福利方向 | 第17-18页 |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动态 | 第18-22页 |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动态 | 第18-21页 |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动态 | 第21-22页 |
·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23页 |
·模糊综合评判法简介 | 第23页 |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简介 | 第23-24页 |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 | 第24页 |
·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意义 | 第24-26页 |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6-32页 |
·历史情况 | 第26页 |
·自然地理 | 第26-27页 |
·位置 | 第26-27页 |
·面积 | 第27页 |
·地势、河流、气候 | 第27页 |
·经济现状分析 | 第27-28页 |
·社会现状分析 | 第28页 |
·环境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废污水情况 | 第28-29页 |
·粉尘情况 | 第29页 |
·水土流失情况 | 第29页 |
·辐射情况 | 第29页 |
·噪声情况 | 第29-30页 |
·资源现状分析 | 第30-32页 |
3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第32-41页 |
·引言 | 第32-33页 |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内涵 | 第32-33页 |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 第33-34页 |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33-34页 |
·评价方法 | 第34-41页 |
·数据来源 | 第34页 |
·数据标准化 | 第34-35页 |
·综合赋权法求各指标权重 | 第35-39页 |
·对标准化数据加权 | 第39-40页 |
·求目标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 | 第40页 |
·计算综合得分 | 第40页 |
·数据绘图处理 | 第40-41页 |
4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41-59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1-44页 |
·指标框架 | 第41-42页 |
·主要指标解释 | 第42-44页 |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评估 | 第44-47页 |
·标准化原始数据 | 第44-45页 |
·综合赋权法求社会发展系统指标权重 | 第45-47页 |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权重 | 第47-48页 |
·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加权 | 第48页 |
·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处理数据 | 第48-51页 |
·社会保障指标得分 | 第49-51页 |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历年得分 | 第51页 |
·绘制统计图 | 第51-55页 |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各系统比例分布 | 第51-52页 |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各系统历年得分柱状图 | 第52-54页 |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各系统历年走势图 | 第54-55页 |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结论分析 | 第55-56页 |
·限制因子分析 | 第56-59页 |
5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建议 | 第59-68页 |
·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实施可持续发展 | 第59-60页 |
·优先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 第59页 |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 第59-60页 |
·建立健全市场体系 | 第60页 |
·发展循环经济 | 第60-62页 |
·建立资源循环型企业 | 第61页 |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 第61页 |
·建设资源循环型生态农业 | 第61-62页 |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 第62-64页 |
·做好第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 | 第62-63页 |
·做好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 第63页 |
·保持工业经济增长,改善工业结构 | 第63页 |
·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业 | 第63-64页 |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 第64-66页 |
·处理好六个关系,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 第64-65页 |
·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和法制建设 | 第65页 |
·重庆市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和措施 | 第65-66页 |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 第66页 |
·严格控制人口 | 第66页 |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 第66-68页 |
6 结论与创新点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页 |
·创新点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