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性假瘤16层螺旋CT成像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8页 |
前言 | 第18-20页 |
第一部分 兔肝炎性假瘤模型的建立与CT表现 | 第20-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实验动物 | 第20-21页 |
·动物模型制备 | 第21-22页 |
·CT扫描 | 第22页 |
·病理学检查 | 第22-23页 |
·CT图像分析 | 第23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23页 |
2. 结果 | 第23-28页 |
·IPL的发生概况 | 第23页 |
·IPL的CT扫描表现 | 第23-24页 |
·IPL的病理学表现 | 第24-27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27-28页 |
3. 讨论 | 第28-31页 |
·IPL概述 | 第28-29页 |
·IPL的研究进展 | 第29页 |
·本研究对IPL造模方法的改良 | 第29-30页 |
·IPL的CT表现 | 第30-31页 |
·IPL的CT灌注扫描表现 | 第31页 |
4.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第二部分 人肝炎性假瘤的CT表现 | 第35-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临床资料 | 第35页 |
·CT扫描 | 第35-36页 |
·CT图像分析 | 第36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36页 |
2. 结果 | 第36-44页 |
·IPL发生概况 | 第36页 |
·IPL的CT及病理学表现 | 第36-43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43-44页 |
3. 讨论 | 第44-62页 |
·IPL的病因、病理及一般临床特征 | 第44-45页 |
·IPL的影像学诊断 | 第45-51页 |
·IPL的鉴别诊断 | 第51-62页 |
4. 结论 | 第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第67-68页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