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记点的图像点匹配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 第8-9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9-10页 |
2 标记点的识别和定位 | 第10-21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标记点识别方法分析与比较 | 第11-13页 |
·编码元扫描识别方法 | 第13-18页 |
·方法概述 | 第13-15页 |
·方法设计与步骤 | 第15-1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7-18页 |
·标记点的定位 | 第18-20页 |
·基于影像灰度值方差加权和最小定位方法 | 第19页 |
·基于最小二乘匹配的标记点图像定位方法 | 第19页 |
·基于霍夫变换的定位方法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编码标记点的解码与匹配 | 第21-30页 |
·概述 | 第21-25页 |
·环形编码标记点的解码与匹配 | 第25-29页 |
·方法设计与步骤 | 第26-2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非编码标记点的匹配方法研究 | 第30-45页 |
·概述 | 第30-31页 |
·匹配非编码标记点的理论基础 | 第31-35页 |
·摄影不变量的基本概念和定理 | 第31-34页 |
·基于区域的特征点匹配 | 第34-35页 |
·相似性的研究 | 第35页 |
·非编码标记点匹配方法 | 第35-42页 |
·一种基于相机参数的非编码标记点的匹配方法 | 第36-37页 |
·一种基于拓扑模型的非编码标记点的匹配方法 | 第37-39页 |
·一种改进后的基于摄影不变量的非编码点的匹配方法 | 第39-4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总结 | 第45-47页 |
·工作总结 | 第45页 |
·对未来工作展望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