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中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引言第9-16页
   ·蛋白酶第9-10页
   ·中性蛋白酶第10-15页
     ·中性蛋白酶的性质第11页
     ·中性蛋白酶的来源第11-13页
     ·中性蛋白酶的应用前景第13-14页
     ·中性蛋白酶开发研究现状第14-15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24页
   ·试验材料第16-17页
     ·菌株第16页
     ·主要培养基第16页
     ·主要试剂第16-17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17页
   ·主要试验方法第17-24页
     ·菌株的鉴定第17-20页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0页
     ·诱变方法第20-21页
     ·突变菌株的筛选第21页
     ·测酶活方法第21-22页
     ·遗传稳定性实验第22页
     ·突变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第22页
     ·突变株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第22-23页
     ·N19和UMN-26发酵产酶曲线测定第23页
     ·突变株酶学性质研究第23-24页
3 试验结果第24-41页
   ·鉴定结果第24页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4-25页
   ·诱变结果第25-27页
     ·紫外线诱变第25-26页
     ·微波诱变第26页
     ·亚硝酸诱变第26-27页
     ·诱变谱系及所得菌株第27页
   ·遗传稳定性试验第27页
   ·突变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第27-33页
     ·碳源试验第27-28页
     ·氮源试验第28-30页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碳氮比第30-31页
     ·NaCl浓度的确定第31-32页
     ·无机盐的影响第32页
     ·表面活性剂试验第32-33页
   ·突变株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第33-37页
     ·培养温度的影响第33-34页
     ·接种量的影响第34-35页
     ·培养基起始pH的影响第35页
     ·溶氧量对产酶的影响第35-36页
     ·N19和UMN-26的发酵产酶曲线第36-37页
   ·突变株酶学性质研究第37-41页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第38-39页
     ·pH对酶活力的影响第39页
     ·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第39-41页
4 讨论第41-43页
   ·蛋白酶菌株的诱变第41-42页
   ·突变株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第42页
   ·UMN-26蛋白酶的酶学性质第42-43页
5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8-49页
作者简历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下一篇:中职生社会规范背离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