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论我国知识产权中私益与公益的平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言第10-15页
第1章 知识产权利益平衡理论的存在价值第15-29页
   ·利益平衡理论的重要性第15-16页
   ·利益平衡理论存在的合理性第16-22页
     ·利益冲突的客观存在和利益调节机制建立的必要性第17-19页
     ·利益平衡原则在利益调节机制中的适用第19-22页
   ·利益平衡理论核心的法哲学分析第22-28页
     ·私益与公益间关系的协调第22-23页
     ·实现平等正义的法哲学价值第23-27页
     ·最高价值目标——公共利益的实现与保障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2章 知识产权中私益与公益的合理配置第29-57页
   ·知识产权利益平衡机制的理论基础第29-35页
     ·知识产权的客体属性第29-32页
     ·知识产权的利益属性第32-34页
     ·知识产权的目标实现第34-35页
   ·私益与公益间利益配置的博弈分析第35-42页
     ·知识产权私益与公益的博弈空间第36-37页
     ·博弈双方的行为方式选择第37-40页
     ·知识产权制度提供双方博弈平台第40-42页
     ·博弈双方的利益保护机制第42页
   ·私益与公益之间平衡的“度”第42-51页
     ·知识产权保护的“度”第43-46页
     ·处理好涉关“度”的两类关系第46-51页
   ·知识产权利益合理配置及制约激励机制第51-56页
     ·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利益配置第52-53页
     ·市场调节与公权力的涉入第53-54页
     ·建立制约激励机制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3章 知识产权利益平衡机制的动态协调构建第57-76页
   ·权利限制与反限制第57-66页
     ·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第57-63页
     ·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反限制第63-66页
     ·知识产权权利限制与反限制实现利益动态平衡第66页
   ·平衡与不平衡相伴第66-69页
     ·从不平衡到平衡第67-68页
     ·从平衡到不平衡第68-69页
   ·相对静态与绝对动态的模式构建第69-74页
     ·静态模式的构建第69-71页
     ·动态模式的构建第71-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结论第76-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作者简介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QSH公司HSE管理体系的剖析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CG公司的薪酬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