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虫害论文

二化螟对Cry1Ab抗性风险评估和Cry1A毒素与二化螟中肠BBMV配基结合分析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7页
 二化螟第12-18页
  1 分布与危害第12页
  2 发生情况第12页
  3 发生原因分析第12-13页
   ·气候变化第12-13页
   ·耕作栽培制度与水稻品种的变化第13页
   ·天敌控制作用的减弱第13页
   ·抗药性的发展第13页
  4 抗药性现状第13-14页
   ·敏感期第13-14页
   ·抗性发展期第14页
   ·多种抗性发展期第14页
  5 抗药性产生的机制第14-18页
   ·表皮穿透第14-15页
   ·解毒酶的代谢及结合作用增强第15-16页
     ·多功能氧化酶系第15页
     ·酯酶第15-16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第16页
     ·DDT-脱氯化氢酶第16页
   ·靶标敏感性下降第16-17页
     ·γ-氨基丁酸门控氯离子通道第16页
     ·钠离子通道第16-17页
     ·烟碱型乙酰胆碱第17页
     ·乙酰胆碱酯酶第17页
   ·蛋白质的结合作用第17-18页
 转基因植物第18-25页
  1 转基因的方法第18-19页
   ·基因枪法第18页
   ·PEG诱导法第18页
   ·电击法第18页
   ·花粉管通道法第18-19页
   ·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法第19页
   ·其他方法第19页
  2 Bt转Bt基因作物第19-21页
   ·转Bt基因烟草第19页
   ·转Bt基因棉花7第19-20页
   ·转Bt基因马铃薯第20页
   ·转Bt基因豆类作物第20页
   ·转Bt基因花生第20页
   ·转Bt基因玉米第20页
   ·转Bt基因高粱第20页
   ·转Bt基因水稻第20-21页
  3 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第21-24页
   ·转基因作物基因漂流导致的杂草化问题第22页
     ·转基因作物本身"杂草化"第22页
     ·转基因作物通过"基因漂移"使杂草成为"超级杂草"第22页
   ·转基因作物抗虫作物的潜在风险第22页
   ·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22-24页
     ·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第22-23页
     ·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第23-24页
   ·转基因作物的食品安全性分析第24页
  4 保障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措施第24-25页
   ·加强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第25页
   ·采用生殖隔离,阻断转基因花粉的漂移第25页
   ·转基因遗传调控第25页
   ·推广时种植一定比例的非转基因同类作物第25页
 苏云金菌芽孢杆菌第25-37页
  1 Bt的发现和历史第25-26页
  2 Bt基因的分类与命名第26-27页
   ·Hofte分类法第26-27页
   ·Crickmore分类法(Crickmore et al.,1998)第27页
   ·其它分类方法第27页
  3 Bt晶体蛋白的结构功能关系第27-28页
  4 Bt的杀虫机理第28-29页
  5 Bt毒素的结合受体第29-33页
   ·受体与Bt毒素的结合动力学第29-30页
   ·钙粘蛋白(Cadherin-like protein,CAD)第30-31页
     ·类钙粘蛋白的结构特征第30页
     ·类钙粘蛋白与毒素的结合特性第30-31页
   ·GPI锚定蛋白(GPI-anchored protein)第31-32页
     ·氨肽酶第31-32页
     ·碱性磷酸酯酶(alkaline phosphatese,ALP)第32页
   ·其他类型受体第32-33页
  6 Bt的抗性机理第33-35页
   ·昆虫体内可能对Bt产生抗性的环节第33页
   ·三种主要的抗性机理第33-35页
     ·蛋白酶水解发生变化第33-34页
     ·中肠受体的变异第34-35页
     ·中肠上皮的缺失修复作用第35页
  7 Bt的抗性遗传方式及抗性风险评估第35-37页
   ·Bt的抗性遗传方式第35页
   ·Bt抗性风险评估第35-37页
第二章 二化螟对Cry1Ab抗性筛选及抗性风险评估第37-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40页
   ·试验材料第38-39页
     ·供试昆虫及其饲养第38页
     ·供试药剂第38页
     ·试验器材第38页
     ·二化螟人工饲料第38-39页
   ·生物测定方法(毒素涂表法)第39页
   ·二化螟对Cry1A毒素敏感毒力基线的建立第39页
   ·抗性品系的筛选第39页
   ·抗性现实遗传力第39页
   ·抗性预测第39-40页
   ·数据分析第4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0-42页
   ·敏感毒力基线的建立第40页
   ·抗性筛选第40页
   ·二化螟对Cry1Ab抗性现实遗传力第40-42页
 3 讨论第42-44页
第三章 二化螟中肠受体与Cry1A毒素结合分析第44-5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5-48页
   ·试验材料第45页
     ·供试昆虫第45页
     ·主要试剂第45页
     ·主要仪器第45页
   ·试验方法第45-48页
     ·二化螟中肠BBMV的制备第46页
     ·SDS-PAGE电泳检测第46-47页
     ·Cry1A毒素生物素(biotin)标记第47页
     ·Cry1A毒素与受体的配基结合第47-48页
     ·Cry1A毒素竞争结合第48页
     ·蛋白质含量测定第4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8-51页
   ·SDS-PAGE电泳结果第48-49页
   ·Cry1A毒素与二化螟中肠BBMV配基结合第49-50页
   ·二化螟中肠BBMV与Cry1Ab毒素的同源竞争结合第50页
   ·二化螟中肠BBMV与Cry1Ac毒素的竞争结合第50-51页
 3 讨论第51-54页
第四章 二化螟中肠APN类受体基因片段克隆第54-67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5-56页
   ·材料和试剂第55页
   ·细菌培养基第55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缓冲液第55页
   ·主要试剂第55-56页
   ·仪器设备第56页
 2 试验方法第56-60页
   ·RNA的提取(SV Total Isotation system)第56页
   ·Invitrogen:M-MLV反转录第56-57页
   ·cDNA模板质量检测第57页
   ·兼并引物扩增第57-58页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第58页
   ·PCR纯化产物与质粒载体的连接第58页
   ·转化第58-59页
   ·细菌的扩大培养第59页
   ·质粒DNA的提取第59-60页
   ·酶切反应第60页
   ·目标片段检测第60页
   ·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6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0-66页
   ·检测cDNA模板第60-61页
   ·兼并引物扩增结果第61页
   ·二化螟氨肽酶受体基因的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61-64页
   ·二化螟APN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第64-66页
 4 讨论第66-67页
全文总结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87页
附录: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杂志封面女郎的刻板印象及其成因分析--以《男人装》杂志为例
下一篇:百老汇音乐剧服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