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 文献综述部分 | 第11-21页 |
| 第一章 哺乳动物生长分化因子9的研究进展 | 第11-21页 |
| 1 GDF-9的定位 | 第11页 |
| 2 GDF-9的基因结构 | 第11-12页 |
| 3 GDF-9的表达特征 | 第12-13页 |
| 4 GDF-9的生理功能 | 第13-17页 |
| ·GDF-9对卵泡发育的作用 | 第13-14页 |
| ·GDF-9调节卵巢细胞的增生与分化 | 第14-17页 |
| 5 GDF-9基因的信号转导途径 | 第17-18页 |
| 6 GDF-9与动物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 | 第18-20页 |
| ·GDF-9与人繁殖性能的关系 | 第18-19页 |
| ·GDF-9与羊繁殖性能的关系 | 第19-20页 |
| 7 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 | 第20-21页 |
| 试验研究部分 | 第21-49页 |
| 第二章 GDF-9基因两个外显子的PCR-SSCP分析 | 第21-3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 ·样本采集及生长指标的记录 | 第21-22页 |
| ·试验药品与试剂 | 第22页 |
| ·仪器设备 | 第22页 |
| ·DNA的提取 | 第22-23页 |
| ·DNA纯度的检测 | 第23页 |
| ·引物设计 | 第23页 |
| ·PCR扩增 | 第23-24页 |
| ·SSCP分析 | 第24-26页 |
| ·测序分析 | 第26页 |
| ·统计分析 | 第2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 ·PCR扩增 | 第26-27页 |
| ·SSCP分析结果 | 第27-28页 |
| ·纯合个体测序分析 | 第28-30页 |
| 3 讨论 | 第30-33页 |
| ·测序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 ·绵羊GDF-9基因的多态性 | 第31页 |
| ·山羊GDF-9基因的多态性 | 第31-32页 |
| ·人与其它哺乳动物GDF-9基因的多态性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GDF-9基因群体遗传学分析及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繁殖性能的关系 | 第33-41页 |
| 1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 ·基因频率 | 第33页 |
| ·基因型频率 | 第33页 |
| ·遗传杂合度 | 第33-34页 |
| ·有效等位基因数 | 第34页 |
| ·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PIC)值的计算 | 第34页 |
| ·基因位点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的检验 | 第34-35页 |
| ·GDF-9基因各多态位点与山羊繁殖性状的关系 | 第3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 第35-36页 |
| ·不同山羊品种纯合度、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及多态信息含量 | 第36-37页 |
| ·Hardy-Weinberg平衡的检验结果 | 第37页 |
| ·GDF-9基因各多态位点与山羊繁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 3 讨论 | 第38-41页 |
|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 第38-39页 |
| ·多态信息含量 | 第39页 |
| ·群体平衡检测 | 第39页 |
| ·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分析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山羊GDF-9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4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 ·软件工具 | 第41页 |
| ·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41页 |
| ·GDF-9基因酶切位点分析 | 第41页 |
| ·信号肽分析 | 第41-42页 |
| ·亚细胞定位 | 第42页 |
| ·二级结构预测 | 第4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 ·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42页 |
| ·GDF-9基因酶切位点分析 | 第42-43页 |
| ·信号肽分析 | 第43页 |
| ·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43-46页 |
| ·蛋白折叠及二级结构预测 | 第46-47页 |
| 3 讨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 全文结论 | 第54-55页 |
| 附录 | 第55-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