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绪论 | 第9-24页 |
| 1 益生菌 | 第9-17页 |
| ·益生菌的定义 | 第9页 |
| ·益生菌的鉴定 | 第9-13页 |
| ·益生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 ·益生菌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5-17页 |
| 2 高血压 | 第17-23页 |
| ·高血压的定义 | 第17页 |
| ·高血压的分类 | 第17-18页 |
| ·高血压的治疗 | 第18-23页 |
| 3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页 |
| 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2 乳酸菌的分离 | 第24-32页 |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4-26页 |
| ·样品及来源 | 第24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24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24-25页 |
| ·培养基 | 第25-26页 |
| 2 方法 | 第26-27页 |
| ·菌株分离 | 第26页 |
| ·革兰氏染色试验 | 第26页 |
| ·菌落形态观察 | 第26页 |
| ·产酸试验 | 第26页 |
| ·牛乳发酵试验及分析 | 第26页 |
| ·葡萄糖发酵产物试验 | 第26页 |
| ·耐氧性试验 | 第26页 |
| ·接触酶试验 | 第26-2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 ·菌株分离 | 第27页 |
| ·革兰氏染色试验 | 第27页 |
| ·菌落形态观察 | 第27-28页 |
| ·产酸试验 | 第28-29页 |
| ·牛乳发酵试验及分析 | 第29-30页 |
| ·葡萄糖发酵产物试验 | 第30页 |
| ·耐氧性试验 | 第30页 |
| ·接触酶试验 | 第30-31页 |
| 4 小结 | 第31-32页 |
| 3 降压益生菌的筛选 | 第32-50页 |
| 1 材料与仪器 | 第32-33页 |
| ·菌株 | 第32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32-33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33页 |
| ·LB 培养基 | 第33页 |
| 2 方法 | 第33-39页 |
| ·不同产酸菌耐酸耐胆盐能力的试验 | 第33-34页 |
| ·不同产酸菌的 ACE 抑制率测定 | 第34-35页 |
| ·抑菌试验 | 第35页 |
| ·产酸菌鉴定 | 第35-36页 |
| ·双歧杆菌属特异性分子鉴定 | 第36页 |
| ·16SrDNA 序列测定及分析 | 第36-39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8页 |
| ·不同产酸菌耐酸耐胆盐能力的检测 | 第39-40页 |
| ·不同产酸菌的 ACE 抑制率测定 | 第40-41页 |
| ·抑菌试验 | 第41-43页 |
| ·产酸菌鉴定 | 第43-45页 |
| ·双歧杆菌属特异性引物的分子鉴定 | 第45-46页 |
| ·产酸菌 16SrDNA 序列测定及分析 | 第46-48页 |
| 4 小结 | 第48-50页 |
| 4 降压益生菌发酵特性的研究 | 第50-66页 |
| 1 材料与仪器 | 第50-51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50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50-51页 |
| 2 方法 | 第51-54页 |
| ·菌株生长特性研究 | 第51-52页 |
| ·发酵乳ACEIP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与 ACE 抑制率关系 | 第52页 |
| ·发酵乳ACEIP 的分离 | 第52-54页 |
| ·产品稳定性的研究 | 第54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4-64页 |
| ·菌株的生长特性、蛋白水解能力与 ACE 抑制率之间的关系 | 第54-56页 |
| ·发酵乳ACEIP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与 ACE 抑制率关系 | 第56-57页 |
| ·菌株发酵乳 ACEIP 分离 | 第57-62页 |
| ·发酵乳产品稳定性的研究 | 第62-64页 |
| 4 小结 | 第64-66页 |
| 5 结论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附录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