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第一章 股东表决权行使的原则和现状 | 第15-21页 |
一、股东表决权的行使原则 | 第15-18页 |
(一) 股东行使表决权的原则—一股一权原则 | 第15-16页 |
(二) 股东大会决议表决的原则—资本多数决原则 | 第16-18页 |
二、我国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东行使表决权的现状 | 第18-21页 |
(一) 中小股东参会成本过大、兴趣不高 | 第18-19页 |
(二) 中小股东顺畅行使表决权尚存在一定的困难 | 第19页 |
(三) 委托代理投票制度存在缺陷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委托书征集制度 | 第21-35页 |
一、委托书征集制度概述 | 第21-23页 |
(一) 委托书征集制度的含义 | 第21页 |
(二) 委托书征集制度的功能 | 第21-22页 |
(三) 委托书征集制度与一般表决代理制度的区别 | 第22-23页 |
二、委托书征集制度的境外立法例 | 第23-25页 |
(一) 美国的委托书征集制度 | 第23-24页 |
(二) 德国的委托书征集制度 | 第24-25页 |
(三) 我国台湾地区的委托书征集制度 | 第25页 |
三、我国委托书征集制度的立法现状及法律缺陷 | 第25-27页 |
(一) 我国委托书征集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5-26页 |
(二) 委托书征集制度的法律缺陷 | 第26-27页 |
四、委托书征集制度的完善 | 第27-35页 |
(一) 股东表决权委托书的征集主体 | 第27-29页 |
(二) 信息披露要求 | 第29-30页 |
(三) 征集委托书的要求 | 第30-32页 |
(四) 委托书征集制度的代理冲突问题 | 第32-33页 |
(五) 征集人诚信执行委托股东意愿的义务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累积投票制度 | 第35-46页 |
一、累积投票制(CUMULATIVE VOTING)概述 | 第35-36页 |
(一) 直接投票制的含义 | 第35页 |
(二) 累积投票制的含义 | 第35-36页 |
(三) 累积投票制的运行公式 | 第36页 |
二、累积投票制的价值体现 | 第36-38页 |
三、累积投票制的国外立法例 | 第38-39页 |
(一) 美国的累积投票制度 | 第38页 |
(二) 日本的累积投票制度 | 第38页 |
(三) 我国台湾地区的累积投票制度 | 第38-39页 |
四、累积投票制的立法现状和立法模式 | 第39-40页 |
(一) 累积投票制的立法现状 | 第39页 |
(二) 我国累积投票制的立法模式 | 第39-40页 |
五、累积投票制的本土化建构 | 第40-46页 |
(一) 设置累积投票制的前置程序 | 第40-41页 |
(二) 改进董事候选人的提名程序 | 第41页 |
(三) 降低适用累积投票制的比例 | 第41-42页 |
(四) 董、监事合并选举问题 | 第42-43页 |
(五) 累计投票权的实行方式 | 第43-44页 |
(六) 累积投票制的规避 | 第44-46页 |
第四章 网络通讯表决制度 | 第46-58页 |
一、股东大会实施网络通讯表决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46-48页 |
(一) 极大地降低中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的时间和成本 | 第46-47页 |
(二) 克服委托代理制度的内在缺陷 | 第47页 |
(三) 加强对大股东、董事会等机构和人员的监督 | 第47页 |
(四) 增进股份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 第47-48页 |
二、国外网络通讯表决制度的发展现状 | 第48-49页 |
(一) 美国的网络通讯表决制度 | 第48-49页 |
(二) 英国的网络通讯表决制度 | 第49页 |
(三) 日本的网络通讯表决制度 | 第49页 |
三、我国网络投票制度的实施现状 | 第49-51页 |
四、我国股份公司股东大会网络通讯表决制度的完善 | 第51-58页 |
(一) 适用主体的要求 | 第51-52页 |
(二) 网络通讯表决适用的审议事项 | 第52-54页 |
(三) 网络通讯表决的实施 | 第54-56页 |
(四) 互联网通讯表决程序的设计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