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论文

小约化体积及黏附情况膜泡形状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引言第9-15页
   ·软物质物理与生物物理学概述第9页
   ·生物膜与液晶第9-11页
     ·液晶第9-10页
     ·生物膜第10-11页
   ·类脂双层以及生物膜泡的形状概述第11-13页
     ·类脂双层第11-12页
     ·类脂双层的分类第12页
     ·膜泡的形状第12-13页
   ·本文结构第13-15页
第2章 理论模型与相图第15-19页
   ·Helfrich自发曲率理论模型第15-16页
     ·Helfrich自发曲率弹性能第15-16页
     ·SC模型闭合膜泡普适形状方程第16页
   ·双层耦合模型(Bilayer-Coupling model)第16-17页
   ·面积差弹性模型(Area difference elasticity model)第17页
   ·自发曲率模型的相图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3章 小约化体积闭合膜泡的研究第19-35页
   ·四阶龙格库塔法简介第19-21页
   ·打靶法及边值问题转化成初值问题第21页
   ·计算求解过程第21-22页
   ·数值计算结果第22-25页
     ·常见的形状第22-23页
     ·球形满足的关系第23-24页
     ·Budding的形状第24-25页
   ·ADE模型下小约化体积下膜泡形状的理论研究第25-35页
     ·理论模型第25-26页
     ·小约化体积膜泡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组及边界条件第26-29页
     ·数值计算结果第29-32页
     ·数值计算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的结果比较第32-35页
第4章 n-Bundding开口膜泡的理论研究第35-47页
   ·开口膜泡的理论模型第35-40页
     ·SC模型开口膜泡的形状方程以及边界条件第35-37页
     ·ADE模型开口膜泡的形状方程以及边界条件第37-38页
     ·SC模型与ADE模型开口膜泡方程的关系第38页
     ·数值计算所采用的方程及边界条件第38-39页
     ·从n-budding的闭合膜泡到开口膜泡的猜想第39-40页
   ·数值计算的结果第40-46页
     ·极小模型开口膜泡的结果第40-42页
     ·约化自发曲率c_0=2.3计算结果第42-44页
     ·约化自发曲率c_0=3计算结果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黏附类脂双层膜泡的理论研究第47-67页
   ·引言第47页
   ·膜泡黏附问题的研究现状第47-48页
   ·黏附开口膜泡的理论基础第48-60页
     ·接触势作用下黏附开口膜泡的形状方程与边界条件第50-53页
     ·接触势作用下黏附开口膜泡的形状方程的数值解第53-55页
     ·有限范围势作用下的黏附开口膜泡的形状方程与边界条件第55-59页
     ·有限范围势作用下黏附开口膜泡的数值解第59-60页
   ·旋转轴对称的黏附膜泡的形状方程以及边界条件第60-64页
   ·黏附膜泡的数值计算及其结果第64-67页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附录 A—n-Budding开口膜泡的数值计算与结果第73-83页
 A.1 数值计算求解方法第73页
 A.2 数值计算的结果第73-83页
  A.2.1 极小模型开口膜泡的数据第74-75页
  A.2.2 约化自发曲率c_0=2.3计算结果的数据第75-78页
  A.2.3 约化自发曲率c_0=3计算结果的数据第78-83页
致谢第83-85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黑多刺蚁Semaphorin 2a基因mRNA水平的定位和Cathepsin-D基因的克隆研究
下一篇:纳米粒子掺杂对TS-MTG单畴YBCO超导块材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