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1-23页 |
| ·Semaphorin 2a概述 | 第11-12页 |
| ·Semaphorin家族 | 第11页 |
| ·Semaphorin 2a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Cathepsin-D概述 | 第12-14页 |
| ·Cathepsin-D的生物学特点 | 第12-13页 |
| ·Cathepsin-D的生物学功能 | 第13-14页 |
| ·拟黑多刺蚁概述 | 第14-17页 |
| ·拟黑多刺蚁的生长发育 | 第14页 |
| ·拟黑多刺蚁的品级和分工 | 第14-15页 |
| ·拟黑多刺蚁的应用研究 | 第15-16页 |
| ·拟黑多刺蚁的养殖技术 | 第16页 |
| ·拟黑多刺蚁脑部结构 | 第16-17页 |
| ·原位杂交技术 | 第17-18页 |
| ·动物行为学相关概述 | 第18页 |
| ·相关生物信息学概述 | 第18-20页 |
| ·核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9页 |
| ·蛋白质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9页 |
|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 第19-20页 |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 第21-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技术方法 | 第21-23页 |
| 第2章 Semaphorin 2a在拟黑多刺蚁脑部mRNA水平的定位研究 | 第23-3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 ·原位杂交探针 | 第23页 |
|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3-25页 |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5页 |
|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 | 第25-27页 |
| ·实验结果 | 第27-28页 |
| ·Semaphorin 2a在雌蚁脑部的表达 | 第27页 |
| ·Semaphorin 2a在雄蚁脑部的表达 | 第27页 |
| ·Semaphorin 2a在工蚁脑部的表达 | 第27-28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28-30页 |
| 第3章 拟黑多刺工蚁行为学训练与Semaphorin 2a基因mRNA水平的定位研究 | 第30-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 ·预选 | 第31页 |
| ·拟黑多刺蚁的训练 | 第31页 |
|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 | 第31页 |
| ·实验结果 | 第31-33页 |
| ·拟黑多刺蚁所需时间 | 第32-33页 |
| ·学习行为训练对拟黑多刺蚁工蚁头部Semaphorin 2a表达的影响 | 第33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33-34页 |
| 第4章 拟黑多刺蚁Cathepsin-D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 | 第34-59页 |
| ·实验材料 | 第34-37页 |
| ·生物材料 | 第34页 |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34页 |
|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置 | 第34-36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6-37页 |
| ·实验方法 | 第37-52页 |
| ·拟黑多刺蚁总RNA的提取 | 第37-38页 |
| ·拟黑多刺蚁总RNA的质量鉴定 | 第38-39页 |
|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39页 |
| ·引物合成 | 第39-40页 |
| ·Cathepsin-D基因cDNA序列保守区域的获得 | 第40-45页 |
| ·拟黑多刺蚁Cathepsin-D cDNA序列(3'RACE) | 第45-47页 |
| ·拟黑多刺蚁aChtPe:in一DcDNA序列5(,RAC)E | 第47-51页 |
| ·拟黑多刺蚁Cathepsin-D 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析 | 第51-5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 ·总RNA的提取 | 第52-53页 |
| ·拟黑多刺蚁Cathepsin-D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扩增 | 第53-54页 |
| ·拟黑多刺蚁Cathepsin-D 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分析 | 第54-57页 |
| ·讨论 | 第57-59页 |
| 第5章 拟黑多刺蚁Cathepsin-D蛋白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9-73页 |
| ·方法 | 第59-62页 |
| ·理化性质分析 | 第59页 |
| ·疏水性分析 | 第59-60页 |
| ·信号肽分析 | 第60页 |
| ·基于NCBI/BLAST软件的蛋白质同源性分析 | 第60-61页 |
| ·蛋白质的保守结构域(Conserved Domain,CD)分析 | 第61页 |
| ·蛋白质功能基序分析 | 第61页 |
| ·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 | 第61页 |
| ·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 | 第61-62页 |
| ·蛋白质序列之间的多重比对(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MSA)及分子 | 第62页 |
| 进化(molecular evolution)分析 | 第6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2-71页 |
| ·理化性质分析 | 第62-63页 |
| ·疏水性分析 | 第63-64页 |
| ·信号肽分析 | 第64-65页 |
| ·蛋白质同源性分析 | 第65-66页 |
| ·蛋白质的保守结构域分析 | 第66-67页 |
| ·蛋白质功能基序分析 | 第67-68页 |
| ·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 | 第68-69页 |
| ·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 | 第69-70页 |
| ·蛋白质序列之间的多重比对及分子进化分析 | 第70-71页 |
| ·讨论 | 第71-73页 |
| 第6章 总结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4页 |
| 附录 | 第84-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