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国内外用地与交通互动关系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国外研究对我国两者互动关系研究的借鉴及启示 | 第14-16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页 |
| ·技术路线与论文内容安排 | 第16-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7-19页 |
| 第2章 交通瓶颈成因分析研究 | 第19-29页 |
| ·概述 | 第19页 |
| ·交通拥堵机理分析 | 第19-21页 |
| ·交通拥堵宏观成因分析 | 第19-21页 |
| ·交通拥堵微观成因分析 | 第21页 |
| ·交通拥堵成因综合分析-寻根源 | 第21页 |
| ·交通拥堵问题规划成因剖析 | 第21-26页 |
|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及城市交通规划之间的关系 | 第22-24页 |
|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控制体系的核心-控制性详细规划 | 第24-25页 |
| ·交通拥堵问题的规划成因剖析 | 第25-26页 |
| ·针对交通瓶颈规划成因的对策探讨 | 第26-28页 |
| ·总规阶段平衡用地与交通(宏观层面) | 第26-27页 |
| ·控规阶段平衡用地与交通(中观层面)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交通瓶颈对各小区土地利用强度的制约研究 | 第29-40页 |
| ·概述 | 第29-30页 |
| ·研究思路 | 第30-31页 |
| ·宏观层面上交通对用地的反馈分析 | 第31-35页 |
| ·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反馈 | 第31-32页 |
| ·瓶颈路段的确定以及引起瓶颈的关键OD点对的确定 | 第32-35页 |
| ·中观层面上交通对用地的反馈分析 | 第35-38页 |
| ·路段交通量对各小区土地利用强度的敏感性分析研究 | 第35-37页 |
| ·瓶颈路段对小区土地利用限制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4章 瓶颈路段对区域土地利用限制模型的简化与应用研究 | 第40-48页 |
| ·概述 | 第40页 |
| ·小区开发余量推算模型的基本思路 | 第40-41页 |
| ·基本思路 | 第40-41页 |
| ·小区开发余量推算模型要点 | 第41页 |
| ·关键路段分析 | 第41-43页 |
| ·瓶颈路段的确定 | 第41-42页 |
| ·关键路段分析 | 第42页 |
| ·关键路段能力余量计算 | 第42-43页 |
| ·小区开发余量推算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 ·模型假设和说明 | 第43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 ·区域交通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 ·基础年模型 | 第46页 |
| ·未来年模型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5章 实例验证 | 第48-72页 |
| ·概述 | 第48-49页 |
| ·基础工作 | 第49-63页 |
| ·测试区域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49-55页 |
| ·目标年测试区域规划 | 第55-58页 |
| ·区域交通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58-63页 |
| ·研究区域土地使用规划测试 | 第63-70页 |
| ·关键路段选择 | 第63-65页 |
| ·关键路段分析 | 第65-68页 |
| ·关键路段能力余量计算 | 第68-69页 |
| ·各地块容许出行产生/吸引量 | 第69-70页 |
| ·交通对用地规划的反馈 | 第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2-74页 |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72页 |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72页 |
| 未来的后续研究工作: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