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的企业社会责任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第12-13页 |
|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 第14-22页 |
|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 第14-16页 |
| ·经济增长论 | 第14-15页 |
| ·增长极限论 | 第15页 |
| ·综合发展观 | 第15-16页 |
| ·可持续发展 | 第16页 |
|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 第16-18页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 第16-17页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 第18-22页 |
|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 第19页 |
|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 第19-20页 |
|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 第20-21页 |
|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与企业社会责任 | 第22-34页 |
| ·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 第22-27页 |
|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 | 第22-23页 |
| ·企业责任观念的演变 | 第23-25页 |
|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 | 第25-27页 |
| ·科学发展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 | 第27-34页 |
|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 | 第27-30页 |
|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 | 第30-34页 |
| ·要求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 第30-31页 |
| ·要求企业以人为本 | 第31-32页 |
| ·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第32-33页 |
| ·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统筹兼顾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及原因 | 第34-39页 |
| ·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 | 第34-36页 |
| ·我国企业开始重视并履行社会责任 | 第34-35页 |
| ·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 第35-36页 |
| ·劳工问题日益突出 | 第35页 |
| ·缺乏道德约束 | 第35-36页 |
| ·企业发展中欠缺环保意识 | 第36页 |
| ·对公益事业不热心 | 第36页 |
|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36-39页 |
| ·企业管理者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 第37页 |
| ·市场经济体系及法律体系建设还不完善 | 第37-38页 |
| ·缺乏科学的政绩观,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 第38页 |
| ·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 第39-47页 |
|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 第39-41页 |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 第39-40页 |
|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40-41页 |
|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第41-43页 |
|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第41-42页 |
|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 第42页 |
| ·发挥工会重要作用 | 第42-43页 |
| ·职工要积极参与 | 第43页 |
| ·优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 | 第43-47页 |
| ·形成科学的企业评价标准 | 第43-45页 |
|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 第45页 |
| ·形成有力的社会监督机制 | 第45-47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47-48页 |
| 注释: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