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结构强度分析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课题意义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方法及目标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有限元法建模及分析软件 | 第13-25页 |
·有限元法基本概念及建模 | 第13-17页 |
·有限元法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有限元法建模的一般步骤 | 第14-17页 |
·有限元分析软件 | 第17-24页 |
·ANSYS软件单元介绍 | 第19页 |
·论文所用到的主要单元 | 第19-22页 |
·制定ANSYS分析方案应当考虑的因素 | 第22-23页 |
·ANSYS有限元求解的基本步骤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Mc2车车体结构 | 第25-32页 |
·车体结构组成 | 第25-26页 |
·底架组成 | 第26-28页 |
·侧墙组成 | 第28-29页 |
·车顶组成 | 第29页 |
·后端内、外端墙 | 第29-30页 |
·Mc2车主要技术参数 | 第30页 |
·6000系铝合金简介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车体结构静强度计算 | 第32-56页 |
·有限元建模及载荷工况 | 第32-40页 |
·车体结构有限元建模 | 第32-34页 |
·车体材料特性 | 第34页 |
·有限元模型质量分布 | 第34-38页 |
·载荷工况设定 | 第38-39页 |
·约束条件设定 | 第39-40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0-54页 |
·车体强度评定标准 | 第40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0-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5 车体模态分析 | 第56-64页 |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第56-57页 |
·ANSYS模态分析 | 第57-58页 |
·ANSYS模态分析的一般步骤 | 第57-58页 |
·ANSYS模态的提取方法 | 第58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8-59页 |
·模态评定标准 | 第59-60页 |
·模态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计算结果及计算模型的探讨 | 第64-73页 |
·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 第64-68页 |
·计算模型的探讨 | 第68-72页 |
·耦合、约束方程和表面效应单元介绍 | 第69页 |
·耦合、约束方程和表面效应单元的应用 | 第6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本文总结 | 第73页 |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