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生产对作家价值取向的影响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1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2 传统作家基本价值取向综述 | 第11-17页 |
·文学作为统治集团驭化万民的工具 | 第11-12页 |
·传统作家文学创作的几种主要类型 | 第12-15页 |
·传统作家创作的审美态度 | 第15-17页 |
3 近现代作家创作的价值取向 | 第17-29页 |
·文学传播方式的变化 | 第18-20页 |
·文学观念的变化 | 第20-22页 |
·文学服务对象的改变 | 第22-23页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发展 | 第23-29页 |
4 建国后至市场经济改革前作家的创作取向 | 第29-34页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文艺生产趋于“一体化” | 第29-30页 |
·社会主义体制对知识分子价值观的改造 | 第30-32页 |
·作品分配的计划性 | 第32-34页 |
5 市场机制运行下的作家的价值取向 | 第34-48页 |
·市场机制对作家队伍的重组 | 第35-39页 |
·市场机制参与作家创作的过程 | 第39-42页 |
·市场机制主宰作品的流通、分配、消费 | 第42-45页 |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影响 | 第45-48页 |
6 结语:实践文艺生产的双重性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 第52-53页 |
致 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