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Summary | 第6-10页 |
Ⅰ 引 言 | 第10-11页 |
Ⅱ 文献综述 | 第11-28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小麦抗旱性研究概况 | 第11-19页 |
·抗旱性的概念 | 第11页 |
·抗旱的机理 | 第11-12页 |
·小麦抗旱性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小麦抗旱的形态结构研究 | 第12页 |
·小麦抗旱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 第12-15页 |
·抗旱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5页 |
·作物抗旱鉴定指标 | 第15-16页 |
·作物抗旱形态指标 | 第16页 |
·作物抗旱生理生化指标 | 第16页 |
·冠层温度及其应用研究 | 第16-18页 |
·水分利用效率与抗旱育种 | 第18-19页 |
·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9-28页 |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第19页 |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形态学标记 | 第19-20页 |
·细胞学标记 | 第20页 |
·生化标记 | 第20-21页 |
·分子标记 | 第21-23页 |
·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3-28页 |
·形态学或表型性状水平上的小麦遗传多样性 | 第23-25页 |
·RAPD 标记技术在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28页 |
Ⅲ 试验部分 | 第28-57页 |
·数量性状和抗旱生理指标水平上的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8-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材料 | 第28页 |
·数据采集和方法 | 第28-30页 |
·分析方法 | 第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的评价 | 第30-31页 |
·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抗旱生理指标多样性指数的评价 | 第31-33页 |
·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41页 |
·地理远缘和数量性状、抗旱生理特性差异与抗旱节水育种亲本选配 | 第34-35页 |
·抗旱生理特性与抗旱节水育种 | 第35-41页 |
·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 分析 | 第41-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材料 | 第41页 |
·方法 | 第41-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DNA 扩增结果 | 第43-49页 |
·供试材料的聚类分析 | 第49-50页 |
·不同来源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遗传差异及多样性比较 | 第50-51页 |
·讨论 | 第51-55页 |
·RAPD 应用于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可行性 | 第51页 |
·供试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 | 第51-55页 |
·两种不同研究水平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比较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导师简介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