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病例与方法 | 第15-17页 |
1.病历来源 | 第15页 |
2.入选标准 | 第15页 |
3.排除标准 | 第15页 |
4.采集指标 | 第15-16页 |
5.采集方法 | 第16页 |
6.数据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 第16-17页 |
结果 | 第17-27页 |
1.一般资料 | 第17-19页 |
·年龄分布 | 第17页 |
·烧伤原因 | 第17页 |
·烧伤总面积与Ⅲ°烧伤面积 | 第17-18页 |
·吸入性损伤 | 第18-19页 |
2.休克期补液情况 | 第19-27页 |
·与通用公式比较 | 第19-20页 |
·休克期平均补液量与烧伤总面积、Ⅲ°烧伤面积及患者体重的关系 | 第20-23页 |
·合并吸入性损伤对休克期补液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治疗情况对平均补液量的影响 | 第24-27页 |
讨论 | 第27-33页 |
1.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量与公式估计量的比较 | 第27-28页 |
2.烧伤总面积、III°烧伤面积及患者体重对平均补液量的影响 | 第28-30页 |
3.合并吸入性损伤对休克期补液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4.治疗情况对休克期补液量的影响 | 第31页 |
5.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附录 | 第37-48页 |
附录1.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37-38页 |
附录2.综述:严重烧伤休克期补液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第38-48页 |
在读期间撰写论文情况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研究生毕业论文统计学审稿证明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