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覆盖算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插图索引第14-16页
附表索引第16-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28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7-18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第18-22页
     ·传感器节点特征第18-20页
     ·传感器网络特征第20-22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第22-25页
     ·军事应用第22-23页
     ·环境监测和预报系统第23-24页
     ·建筑物状态监控第24页
     ·医疗护理第24-25页
     ·其他方面的应用第25页
   ·主要工作及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5-28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25-26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6-28页
第2章 传感器网络覆盖算法的研究现状第28-35页
   ·节点感知模型第28-29页
   ·性能评价标准第29页
   ·节点覆盖算法的分类第29-31页
   ·典型的覆盖算法分析第31-35页
第3章 基于分组的分布式节点调度覆盖算法第35-56页
   ·引言第35-36页
   ·现有的工作第36-38页
     ·PEAS算法第36-37页
     ·GAF-like算法第37-38页
     ·随机调度覆盖算法第38页
   ·问题描述及分析第38-46页
     ·网络模型第38-39页
     ·问题分析第39页
     ·极大相似分布模型第39-42页
     ·平均覆盖率的理论值上限分析第42-46页
   ·极大相似分布的近似求解算法第46-48页
     ·基于分组的集中式节点调度覆盖算法第46页
     ·基于分组的分布式节点调度覆盖算法第46-48页
   ·性能评价第48-55页
     ·工作节点分布第49-51页
     ·覆盖率的变化第51-53页
     ·失效节点数量随运行时间的变化第53-54页
     ·网络生存时间第54-55页
     ·讨论第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不依赖节点位置信息的节点调度覆盖算法第56-78页
   ·引言第56-58页
   ·现有的工作第58-62页
     ·利用边界节点构造虚拟坐标的方法第58-60页
     ·利用三个信标节点构造虚拟坐标的方法第60-62页
   ·虚拟坐标及分析第62-67页
     ·参照节点和虚拟坐标的定义第62页
     ·虚拟坐标及分析第62-65页
     ·选择参照节点及生成虚拟坐标的方法第65-66页
     ·复杂性分析第66-67页
   ·不依赖节点位置信息的节点调度覆盖算法第67-70页
   ·性能分析第70-77页
     ·特殊分布第71-73页
     ·随机分布第73-76页
     ·时钟异步对于覆盖的影响分析第76-77页
   ·小结第77-78页
第5章 基于网格的密度控制算法第78-90页
   ·引言第78-79页
   ·现有的工作第79-81页
     ·贪婪算法第79-80页
     ·CVT+MST第80-81页
   ·问题描述及分析第81-84页
     ·网络模型第81页
     ·问题描述第81-82页
     ·网格大小选择第82-84页
   ·基于网格的密度控制算法GDCA第84-86页
     ·基于网格的密度控制覆盖算法GCDCA第84-85页
     ·基于网格的密度控制算法GDCA第85-86页
   ·性能评估第86-89页
     ·在不同节点个数时连通覆盖集的大小第87-88页
     ·在不同通信范围时连通覆盖集的大小第88-89页
   ·小结第89-90页
第6章 基于正方形剖分的连通覆盖集快速实现算法第90-105页
   ·引言第90-92页
   ·问题描述及分析第92-98页
     ·网络模型第92页
     ·问题描述及性质分析第92-98页
   ·基于正方形剖分的连通覆盖集快速实现算法第98-101页
     ·相关定义第98页
     ·算法描述第98-101页
   ·算法性能分析第101-103页
     ·运行时间第101-103页
     ·连通覆盖集大小第103页
   ·小结第103-105页
第7章 基于虚拟坐标的节点调度方案第105-115页
   ·引言第105-106页
   ·现有的工作第106-108页
   ·基于虚拟坐标的节点调度方案第108-110页
     ·LCSS算法的连通特点第108-109页
     ·分布式连通算法第109-110页
   ·性能评价第110-114页
     ·覆盖率第111-112页
     ·维持分组连通时额外加入到分组内的节点个数第112页
     ·网络生存时间第112-114页
   ·小结第114-115页
结论与展望第115-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29-131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纤无线系统中光毫米波的产生和全双工通信研究
下一篇:奈曼旗牤牛河流域水资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