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9页 |
| ·最优潮流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 ·最优潮流的技术经济意义 | 第8页 |
| ·最优潮流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电力系统常规最优潮流的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 第12-22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常规最优潮流的数学模型 | 第12-14页 |
| ·目标函数 | 第12-13页 |
| ·等式约束条件 | 第13页 |
| ·不等式约束条件 | 第13页 |
| ·最优潮流数学模型的特点 | 第13-14页 |
| ·最优潮流的常用求解方法 | 第14-19页 |
| ·线性规划法 | 第14-15页 |
| ·非线性规划法 | 第15-18页 |
| ·二次规划法 | 第18页 |
| ·人工智能方法 | 第18-19页 |
| ·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算法的比较和讨论 | 第19-21页 |
| ·最优潮流算法的比较 | 第19-20页 |
| ·问题的讨论 | 第20-21页 |
| ·本章小节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应用于最优潮流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22-36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22-27页 |
| ·粒子群优化算法模型 | 第22-25页 |
| ·改进粒子群算法 | 第25-27页 |
| ·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公司购电方案的模型 | 第27-32页 |
| ·概述 | 第27页 |
| ·电力市场的交易模式和交易类型 | 第27-29页 |
| ·电力市场的发电方报价研究 | 第29-31页 |
| ·电力市场下最优潮流数学模型 | 第31-32页 |
|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动态调整罚函数的最优潮流计算 | 第32-35页 |
| ·粒子的参数编码及生成 | 第32页 |
| ·排队法竞价方法确定机组初始出力 | 第32-34页 |
| ·最优潮流计算步骤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算例分析 | 第36-43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算法及算例初始参数 | 第36-39页 |
| ·算法初始参数 | 第36页 |
| ·动态调整罚函数的取值 | 第36页 |
| ·算例初始参数 | 第36-39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9-42页 |
| ·第一时段的计算结果 | 第39-41页 |
| ·一天24 时段计算结果 | 第41-42页 |
| ·结果分析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程序的可视化实现 | 第43-49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开发语言及开发工具简介 | 第43-44页 |
| ·编程语言的选择 | 第43页 |
| ·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43-44页 |
| ·界面编制 | 第44-48页 |
| ·LabVIEW 与MATLAB 的链接 | 第44-45页 |
| ·界面介绍 | 第45-47页 |
| ·LabVIEW 基本功能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4-55页 |
| 详细摘要 | 第55-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