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一、教育电视综述 | 第12-19页 |
| (一) 中国教育电视台历史与现状 | 第13-14页 |
| 1. 中国教育电视台简介 | 第13-14页 |
| 2. 中国教育电视台3 频道成立 | 第14页 |
| (二) 教育电视VS 公共电视 | 第14-19页 |
| 1. 公共电视的含义 | 第14-15页 |
| 2. 国际两种公共电视体系 | 第15-16页 |
| 3. 我国的教育电视台是国营电视性质 | 第16-17页 |
| 4. 教育电视台要做好商业化与公共性的结合 | 第17-18页 |
| 5. 在我国电视竞争格局中,教育电视台的地位及角色转变 | 第18-19页 |
| 二、中国教育电视台3 频道媒介生态环境分析 | 第19-21页 |
| (一) 信息生产者的集聚地 | 第19-20页 |
| (二) 信息消费者成分混杂 | 第20页 |
| (三) 主要竞争对手强势 | 第20-21页 |
| 三、频道定位 | 第21-26页 |
| (一) 两种不同的频道定位 | 第21-22页 |
| (二) 我国电视媒体普遍采用的定位模式 | 第22-23页 |
| (三) “定位”理论指导下的定位思路 | 第23-24页 |
| (四) 新定位界定的受众群体 | 第24-26页 |
| 1. 目标受众的基本描述 | 第25页 |
| 2. 做“在京人”的频道 | 第25-26页 |
| 四、频道内容 | 第26-37页 |
| (一) 制播分离与媒体竞争力 | 第26-30页 |
| 1. 光线的遭遇 | 第26-27页 |
| 2. 何谓制播分离 | 第27页 |
| 3. 媒体看待制播分离 | 第27-28页 |
| 4. 制播分离如何适应广电改革和发展 | 第28-30页 |
| (二) 以精品栏目打造频道品牌 | 第30-33页 |
| 1. 在大众选题中提炼频道特色 | 第30页 |
| 2. 高层次栏目内容,提升频道品牌 | 第30-31页 |
| 3. 立足本地,紧扣北京特色 | 第31-32页 |
| 4. 突出受众特点,融入多元文化 | 第32-33页 |
| (三) 频道现有新闻栏目的改版 | 第33-37页 |
| 1. 竞争激烈的新闻栏目 | 第33-35页 |
| 2. 《看今天》的优势 | 第35页 |
| 3. 新闻要真正体现城市品格 | 第35-37页 |
| 五、频道经营 | 第37-46页 |
| (一) 科学编排节目,整合广告时段 | 第37-39页 |
| 1. 早间时段的新闻拼盘 | 第37-38页 |
| 2. 上午的主妇时光 | 第38页 |
| 3. 中午的休息空隙 | 第38-39页 |
| 4. 晚上的黄金时段 | 第39页 |
| (二) 广告经营 | 第39-43页 |
| 1. 推行广告代理制 | 第39-41页 |
| 2. 针对学习产品,服务教育产业 | 第41-42页 |
| 3. 做中小型企业进入北京市场的首选媒体 | 第42-43页 |
| (三) 开发新广告资源 | 第43-46页 |
| 1. 新的广告形式 | 第43-44页 |
| 2. 新的盈利模式 | 第44-46页 |
| 结语 | 第46-50页 |
| (一) 定位是成功的关键 | 第46页 |
| (二) 以受众为出发点 | 第46-47页 |
| (三) 坚持创新求发展 | 第47-48页 |
| (四) 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 | 第48页 |
| (五) 推广是必须的手段 | 第48-50页 |
| 注释 | 第50-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