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网络安全概述 | 第12-15页 |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 第12页 |
·网络安全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 第12-14页 |
·传统网络安全技术的不足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入侵检测系统 | 第16-19页 |
·移动Agent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入侵检测系统 | 第22-31页 |
·引言 | 第22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定义 | 第22-23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 第23-26页 |
·按数据源分类 | 第24页 |
·按系统结构分类 | 第24页 |
·按检测使用的分析方法分类 | 第24-25页 |
·按检测时机分类 | 第25-26页 |
·入侵检测的体系结构 | 第26页 |
·入侵检测的工作原理 | 第26-28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28-29页 |
·宽带高速实时的检测技术 | 第28页 |
·大规模分布式的检测技术 | 第28-29页 |
·数据挖掘技术 | 第29页 |
·更先进的检测算法 | 第29页 |
·入侵响应技术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移动Agent | 第31-37页 |
·引言 | 第31页 |
·Agent | 第31-33页 |
·Agent的定义 | 第31页 |
·Agent的特征 | 第31-32页 |
·Agent的分类 | 第32-33页 |
·移动Agent | 第33页 |
·移动Agent的定义 | 第33页 |
·移动Agent的特征 | 第33页 |
·移动Agent的体系结构 | 第33-35页 |
·移动Agent的技术原理 | 第35页 |
·移动Agent研究现状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移动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改进设计 | 第37-52页 |
·引言 | 第37页 |
·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引入移动Agent技术 | 第38-39页 |
·移动Agent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优点 | 第39-40页 |
·基于移动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 | 第40页 |
·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40-44页 |
·Aglet的系统结构 | 第40-42页 |
·Aglet的对象模型 | 第42-43页 |
·Aglet的通信模型 | 第43页 |
·Aglet安全性 | 第43-44页 |
·设计目标 | 第44-45页 |
·体系结构 | 第45-46页 |
·系统位置 | 第45页 |
·体系结构 | 第45-46页 |
·组件功能 | 第46-49页 |
·监视控制模块 | 第47-48页 |
·管理控制模块 | 第48-49页 |
·工作过程 | 第49-50页 |
·系统设计的特点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改进基于移动Agent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现 | 第52-66页 |
·引言 | 第52页 |
·模块的实现 | 第52-54页 |
·监视控制模块的实现 | 第52-53页 |
·管理控制模块的实现 | 第53-54页 |
·移动Agent的实现 | 第54-57页 |
·数据采集Agent的实现 | 第54页 |
·数据分析Agent的实现 | 第54-56页 |
·跟踪Agent的实现 | 第56页 |
·控制Agent的实现 | 第56-57页 |
·系统的通信机制 | 第57-61页 |
·系统的通信模型 | 第58-59页 |
·系统的通讯机制 | 第59-61页 |
·安全机制的实现 | 第61-62页 |
·系统的测试 | 第62-65页 |
·测试环境 | 第62-63页 |
·测试内容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工程硕士研究生个人简历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