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无线通信平台开发及USB驱动程序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课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第2章 嵌入式系统 | 第11-27页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11-14页 |
·嵌入式系统定义和特点 | 第11-12页 |
·嵌入式系统发展趋势 | 第12页 |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 第12-14页 |
·嵌入式硬件 | 第14-21页 |
·ARM920T CPU架构 | 第14-15页 |
·ARM920T编程模型 | 第15页 |
·ARM微处理器的指令结构 | 第15-17页 |
·ARM920T的MMU | 第17-19页 |
·S3C2410体系结构及特点 | 第19-21页 |
·嵌入式软件 | 第21-24页 |
·嵌入式软件结构 | 第21-22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22页 |
·嵌入式Linux | 第22-24页 |
·嵌入式系统开发模式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Linux在ARM硬件平台上的移植 | 第27-47页 |
·移植环境 | 第27-28页 |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 第28-29页 |
·BootLoader | 第29-33页 |
·BootLoader简介 | 第29-31页 |
·VIVI启动过程与移植 | 第31-33页 |
·Linux2.6系统的移植 | 第33-40页 |
·Linux源码文件组织 | 第33-34页 |
·Linux移植需要修改的代码 | 第34-36页 |
·Linux裁减与编译 | 第36-40页 |
·YAFFS文件系统移植 | 第40-42页 |
·根文件系统的创建 | 第42-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USB驱动程序设计 | 第47-68页 |
·USB概论 | 第47-48页 |
·USB的优缺点 | 第47页 |
·USB器件的选择 | 第47-48页 |
·USB SLAVE驱动设计 | 第48-63页 |
·USB设备控制寄存器 | 第48-50页 |
·USB Slave驱动程序的编写 | 第50-62页 |
·调试结果 | 第62-63页 |
·USB HOST驱动程序设计 | 第63-67页 |
·USB主机驱动结构 | 第63-66页 |
·USBD数据描述 | 第66页 |
·文件系统接口 | 第66-67页 |
·驱动移植 | 第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无线通信平台的开发 | 第68-85页 |
·嵌入式无线通信平台的设计 | 第68-73页 |
·平台结构 | 第68页 |
·硬件平台的设计 | 第68-69页 |
·无线网络接入设备选择 | 第69-71页 |
·短信及语音通信应用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 | 第71-73页 |
·短信及语音通信应用程序的整体设计 | 第73页 |
·各功能模块分析及设计 | 第73-75页 |
·短信发送功能 | 第73-74页 |
·短信接收及读取功能 | 第74-75页 |
·短信删除及语音服务功能模块 | 第75页 |
·流程图编写 | 第75-78页 |
·具体代码编写 | 第78-83页 |
·应用程序的调试 | 第83-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